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公务员类辅警协警 → 2025年02月15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年02月15日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

2025/02/15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2月15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管理国籍事务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之一。

答 案:对

2、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答 案:对

3、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作为一般共同犯罪成员的犯罪人,如果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必须交代自己所知的同案犯的罪行,否则不属于自首。()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4、行为人使用假的大学毕业证骊取用人单位信任的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答 案:对

5、犯罪嫌疑人陈某系聋哑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他认为自己比较熟悉相关法律,没有委托辩护人,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答 案:对

解 析:《 刑事诉讼法》第35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6、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的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属地原则,列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预算。

答 案:错

解 析: 第三十七条 国家保障人民警察的经费。人民警察的经费,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预算。

7、法律禁止公民个人租借淫秽影碟回家观看,违者将受到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答 案:错

8、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答 案:对

单选题

1、甲乙二人发生争执,互相殴打,甲身强力壮,乙抵挡不住,转身逃跑,甲紧追不放并将乙打倒在地,乙迫不得已,掏出匕首将甲刺伤,乙的行为是( )。

  • A:故意犯罪
  • B:防卫过当
  • C:正当防卫
  • D:紧急避险

答 案:C

解 析: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行为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本案中,甲在乙停止斗殴后仍然追打乙,乙此时迫不得已掏刀刺伤甲,属于正当防卫。

2、下列情形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是()。

  • A: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 B:强迫卖淫致人死亡的
  • C:强奸致人死亡的
  • D:投毒致人死亡的

答 案:A

解 析:此题考查转化犯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判刑的情形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的行为,行为人具备刑讯逼供的基本犯罪构成,而且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强奸致人死亡的,是强奸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应当按照《刑法》第236条的加重法定刑处罚。强迫卖淫致人死亡的,投毒致人死亡的都是各该罪的加重处罚情形,不再另成立故意杀人罪加重法定刑处罚。

3、要约和承诺是()要经过的两个主要步骤。

  • A:订立合同
  • B:申请专利
  • C:注册商标
  • D:履行债务

答 案:A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4、以强迫接受的方式卖花、卖唱、开车门、拎包等行为属于()。

  • A:威胁乞讨行为
  • B:诱骗乞讨行为
  • C:强迫乞讨行为
  • D:冒犯性乞讨行为

答 案:D

5、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公开原则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 A:某市住房与建设局依据未经公布的内部规章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是有效的
  • B:某市公安局作出的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一律公开
  • C:某市发改局有权决定其作出的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是否公开
  • D:涉及国家秘密的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可以不公开

答 案:D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6条第3款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第4款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据此,此处的“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出的规章,住房与建设局的内部规章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A项错误。第5条第2款规定:“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由此可知,行政许可实施和结果不是一律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可以不公开,B项错误,D项正确。

6、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

  • A:可以请求其交付
  • B:不可以请求其交付
  • C:协商支付价金后请求其交付
  • D:任意撤销赠与

答 案:A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条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按照该规定,A项正确,B项错误。C项协商支付价金后要求支付,改变了赠与合同无偿的性质,不符合题意。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一般难以撤销,D项错误。所以该题选A。

7、十九大报告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 A:全面从严治党
  • B:全面依法治国
  • C:全面协调可持续
  • D:全面发展经济

答 案:B

解 析: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8、 行政机关决定是否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在审查时不应当考虑( )。

  • A:申请事项依法是否属于本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
  • B:申请事项是否属于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事项
  • C:申请人是否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提交了符合规定数量、种类的申请材料
  • D:申请人的财力

答 案:D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32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一)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二)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五)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故本题D项不属于考虑范围,当选。

多选题

1、下列哪些人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 A:经济困难
  • B:盲、聋、哑人
  • C:未成年人
  • D:可能被判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答 案:ABCD

2、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记录视频资料后,有下列哪些情形须于24小时内刻录成光盘进行长期保存?

  • A:对重大侵权案( 事)件
  • B:当事人不配合执法的
  • C:有辱骂、侮辱、人身攻击民警言行的
  • D: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答 案:ABCD

3、被决定行政拘留人员的担保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与本案无牵连
  • B: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依法受到限制或者剥夺
  • C:在当地有固定收入
  • D: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答 案:ABD

4、 复议决定的法律效果主要有( )。

  • A:行政复议因实行一级复议制,复议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 B:当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时,一经送达,即产生执行力
  • C:申请人凡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D:申请人拒不履行生效复议决定的,复议机关可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 E: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答 案:ABE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31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故A项、B项正确。第14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第30条第2款规定:“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很显然,如果是最终裁决,是不能提起诉讼的,故C项表述过于绝对,不选。第33条规定:“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故D项表述片面,不选。E项正确。

5、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人民警察不得( )。

  • A: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 B: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
  • C:参加罢工
  • D:参加合法的社会团体

答 案:ABC

解 析:根据《人民警察法》第22条: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十二)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6、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

  • A:主体
  • B:法律事实
  • C:内容
  • D:客体

答 案:ACD

7、在我国,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机关有()。

  • A:省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B: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 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 E: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 案:ACDE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涘、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B项人民政府制定的是规章,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工作纪律包括有()。

  • A:不得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
  • B:不得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 C:按规定着装
  • D: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答 案:ACD

主观题

1、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怎样理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答 案: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3、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答 案:审判权

4、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答 案:盘问

5、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答 案:行政处分

6、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