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3月2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违法行为,其侵入的信息系统是国家歩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领域的计 算机系统。
答 案:错
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人本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按照需要的预算予以核拨。()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58条第3款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的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按照批准的预算予以核拨。”列入本行政机关的预算,而本行政机关的预算并不一定纳入本级人民政府的预算中,如果行政机关为国家直属机关,财政预算由国家决定。其次,行政许可所需经费预算,需经批准,批准后才能予以划拨,并不一定按照需要多少即批准多少。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答 案:对
4、对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答 案:错
解 析: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一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70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5、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可以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4条规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此处的“被申请人”就是行政机关。那么,法律之所以规定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就是因为在上一级人民政府看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如同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原告和被告。既然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事实上被申请人又是拥有公权力的行政机关,为了保证复议的公平公正,法律对此作出限制。
6、办案人员的回避,由本级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
答 案:对
7、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答 案:对
8、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而不是按人的意志。()
答 案:对
解 析:法治的含义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治理国家,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经常出现“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这一表述,它体现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
- A:平等原则
- B:意思自治原则
- C:诚实信用原则
-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答 案:B
解 析: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按照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道德准则平衡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的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要旨,就是要求民事活动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题干中的表述,反映的是法律尊重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体现的是意思自治原则。
2、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的是()。
- A:怀孕妇女持枪进行暴力恐怖袭击,正在杀害群众
- B:涉嫌抢劫罪的犯罪分子在群众聚集的闹市区中逃逸
- C: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分子拒捕逃人农田
- D:犯罪分子冲击看守所劫夺在押嫌疑犯
答 案:B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因此,涉嫌抢劫罪的犯罪分子在群众聚集的闹市区中逃逸时,考虑到公共安全的需要,人民警察不得使用武器。
3、以下不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有()。
- A:法律
- B:行政法规
- C:地方性法规
- D:部门规章
答 案:D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10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故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4、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
- A:以卖淫、嫖娼行为从重处罚
- B:以传播性病罪追究刑事责任
- C:劳动教养
- D: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并收容教育
答 案:B
5、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 A:不负刑事责任
-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 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这一规定,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6、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派出所可以决定警告和()以下的罚款。
- A:50元
- B:100元
- C:200元
- D:500元
答 案:D
7、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行政处分?()。
- A:降职
- B:禁闭
- C:降级
- D:停止执行职务
答 案:C
8、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 A:行政合同
- B:行政许可
- C:行政复议
- D:行政决定
答 案:D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2条第3款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据此,D项正确。
多选题
1、知识产权具有()的特征。
- A:专有性
- B:时间性
- C:地域性
- D:预见性
答 案:ABC
2、下列届于交通事故先期处置的是()
- A:保护现场
- B:抢救伤员
- C:维持现场秩序
- D:寻找证人
答 案:ABCD
3、 公民吴某因打架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处罚。吴某认为处罚过重不服,但其于拘留期间暴病猝死。就此行政处罚,( )可以申请复议。
- A:吴某的妻子
- B:吴某的子女
- C:吴某的父母
- D:吴某所在单位
- E:吴某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
答 案:ABC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10条第2款:“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4、 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包括( )等。
- A:撤销或撤销重作
- B:维持
- C:限期履行法定职责
- D:变更
答 案:ABC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28条第1款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二)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因此,本题4个选项均正确。
5、2005年5月10日,民警张某在巡逻中,发现一外地男青年因使用假币与商贩争吵,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对其当场盘问、检查,发现其包内有5张百元假币,该青年说不清来源,遂将其带至派出所,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该青年在所内拒不回答任何问题。经派出所长批准,决定再对其延长盘问至48小时,考虑到审查工作需要,没有通知其家属。试问,本案中该派出所在履行职责中,存在以下哪些执法问题?()
- A:民警张某无权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
- B:派出所长无权决定延长继续盘问至48小时
- C:未依法通知被盘问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 D:该青年不属于继续盘问的对象
答 案:ABC
6、某抢劫案件中,目击者是一个年仅8岁的儿童.有关其能否作为证人提供证言的表述不的是()
- A:可以作为证人
- B:可以作为证人.但其证言在法律上的证明力小于其他证据
- C:该儿童不具有证人资格.因为年幼
- D:如果该儿童具有感知、判断和表达的能力,该儿童具有证人资格
答 案:BC
7、毒品主要包括:()、可卡因等。
- A:鸦片
- B:吗啡
- C:海洛因
- D:大麻
答 案:ABCD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政治纪律主要有()。
- A: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
- B: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 C:不得参加任何社会团体
- D:不得参加罢工
答 案:ABD
主观题
1、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2、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
答 案:行政处罚
3、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4、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答 案:行为或者结果
5、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 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