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每日一练《民航碳排放管理员》4月1日专为备考2025年民航碳排放管理员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综合机型航行的距离越远,其选用的飞机机型越大,其航次单位乘客碳排放量也就越小。
答 案:对
2、技术和运营基础设施改善等措施无法实现减排目标;
答 案:对
3、在民航碳排放核查中, 核查机构依据相关标准, 对飞机运营人按照排放监测计划编制的排放报告进行核查, 做出结论性的核查陈述, 并出具核查报告。
答 案:对
4、航空排放是由于燃烧航空煤油而产生,其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是寻找新型的绿色替代性燃料。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哪些属于间接排放源范畴?
- A:企业燃煤锅炉
- B:企业外购电力
- C:企业工业废水厌氧处理
- D:企业运输叉车
答 案:B
2、气候峰会带头减排:按参会的每位领导人他的一名随员乘飞机产生的排放量计算,本次会议共产生()吨二氧化碳。
- A:471吨
- B:451吨
- C:460吨
- D:461吨
答 案:D
3、确定和选择排放因子是否需要考虑时效性?
- A:需要
- B:不需要
- C:均可
答 案:A
4、首批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行业是下列哪个行业?
- A:发电行业
- B:水泥行业
- C:钢铁行业
- D:以上都是
答 案:A
多选题
1、核查机构使用 标准化核查方法评估飞机运营人提供信息的质量, 并编写核查报告。 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 A:检查飞机运营人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
- B:判断机队信息是否存在重大偏差, 航段数据是否完整, 航段归属、 飞机租赁信息、 豁免航班信息是否正确等
- C:若发现异常值、 异常波动和趋势、 数据缺失、 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值、 比率显著不同的数据, 需要求飞机运营人对此提供解释, 同时提供其他的相关证据予以支持。
- D:根据提供的解释和其他证据, 核查机构需评估这些异常对所报告数据产生的影响。
答 案:ABCD
2、以下哪些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对航空煤油消耗量产生影响, 即对中国民航客运碳排放量产生影响。
- A:飞机引擎类型和数量
- B:飞机起降频率
- C:实际载客量
- D:航线结构
答 案:ABCD
3、下列有关民用航空飞活动二氧化碳排放核查报告编制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 A:核查报告的编写需遵循客观独立、 公平公正、 诚实守信、 实事求是的原则。
- B:核查机构应独立于接受核查的报告责任主体, 避免直接或间接利益冲突。
- C:核查员 在核查过程中需保持客观, 核查结论需以核查过程中获得的客观依据为基础, 避免任何偏见, 不受其它利益方的影响。
- D:核查机构不应参与 所核查的排放报告编写, 不得参与被核查单位的监测计划编制和监测过程操作。
答 案:ABCD
4、影响航空器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A:飞机机型
- B:发动机和燃油的种类
- C:燃油的排放系数
- D:飞行的距离
- E:飞机的工作条件
答 案:ABCDE
主观题
1、民用航空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计算公式为:
答 案:e碳排放=E碳排放/运输总周转量E碳排放=E燃烧+E电和热
E为民用航空企业的碳排放量,E燃烧为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化石燃料和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电和热为企业净购入使用电力和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
2、哪些航班可免于碳排放排放报告?
答 案:在核查中,核查机构宜检查飞机运营人是否确实正确地确定了可免于报告的航班,仅靠航段数据库中设置的过滤器来识别或标记哪些航段可免于报告是不够的。飞机运营人宜能够提供关于如何将航段任务类型(例如医疗任务)归属给特定航段的作业指导程序。核查机构必须检查这些程序及相应的理解是否符合民航碳排放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极罕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定义额外的航段任务类型。在飞机运营人控制中心进行面谈,可能有助于获取员工正确应用航空任务类型的充分证据。
3、碳交易对民航客运市场影响分析。
答 案:碳排放配额交易是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对碳排放权进行收费会直接导致航空运输企业可变成本增加。从企业供给角度,若航空运输企业若未将该部分成本放入产品定价及机票价格中,保持原有收入水平成本的增加导致利润的下滑,为了减少利润的损失企业会选择加大减排技术投资以及调整航空运力投入等手段以减少多余的碳排放从而达到降低碳排放成本的目的。从消费者需求角度,若航空运输企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旅客,那么这部分费用会直接反映在航空出行成本中导致机票价格上涨,进而会对航空出行需求造成影响,最终导致航空运输量的变动。进一步从旅客交通出行选择视角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碳排放差异情况以及相关交通运输行业企业是否面临碳排放成本,也会导致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产品价格调整幅度的不同,那么旅客可能会在不同交通出行产品中对此进行考虑。 目前交通运输业中民航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在国家颁布的有关文件明确在未来将民航纳入碳交易体系以便对其碳排放总量进行控制,而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尚未有政策性文件提及。此时,未纳入控排范围的如铁路运输企业则不会面临有该部分碳排放成本支出,而纳入控排范围其他交通运输企业如公共巴士,若单位旅客二氧化碳量排放量不高,则其碳排放成本也将低于航空运输企业。也就是说,不同交通运输企业面临的碳排放成本存在差异,若企业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能够将该部分成本全部转嫁给旅客时,碳排放成本的差异引起出行费用的变化将会影响原有航空出行旅客的出行需求,此时他们会在航空运输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间重新选择。以高铁为例,国家大力发展高铁运输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民航在短距离运输上受到一定冲击,部分短途航线如成都-重庆已经取消,成都-西安则在航空运输的运力投入上明显减少,所以在高铁运输无额外碳排放成本而民航运输面临压力下,出行成本的变化会引起旅客出现需求选择的变化。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