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公安基础知识》4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公安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时,可以依法行使紧急征用权。 ( )
答 案:错
解 析:根据紧急处理暴力犯罪或重大治安灾害事故、追捕逃犯、抢险救灾的需要,公安机关依法可以征用急需的人员、物资和场所,即行使紧急征用权。可见,紧急征用权仅限于严重的情形,而不是题干所说的“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情形。
2、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答 案:错
解 析:从题干“履行职务”“实际本领”,不难推断讲的是业务素质。人民警察的文化素质,不仅指相应的文化程度,而且包括良好的文化修养。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答 案:对
解 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故本题说法正确。
4、人民警察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 A:V
- B:X
答 案:对
5、戒严由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执行,必要时派出人民解放军协助执行。( )
答 案:对
解 析:戒严任务由人民警察、人民武装警察执行,必要时由中央军委决定,派出人民解放军协助执行。故本题说法正确。
6、对于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少数,处罚多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
答 案:错
解 析: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者,我们坚持教育多数,处罚少数,并且要寓教育于处罚的全过程。对情节恶劣的,要给予必要的惩戒。惩戒的目的也是教育,使其遵纪守法,树立公德。
7、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
- A:V
- B:X
答 案:对
8、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10条规定:“遇有拒捕、暴乱、越狱、抢夺枪支或者其他暴力行为的紧急情况,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使用武器。”故本题说法正确。
单选题
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A: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 B: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 C:对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的
- D: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答 案:C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2、下列有关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有()。
- A:人民警察使用制服性、驱逐性警械之前,必须要先予以警告
- B: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 C: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 D:对于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当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制止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第十条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二)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持刀的孕妇不符合使用武器的情形,不得使用武器。本题答案为D
3、公安工作的()决定了公安工作具有打击与保护相结合的特点。
- A:方式
- B:对象
- C:内容
- D:目的
答 案:B
解 析:公安工作具有打击和保护的双重特点,这是由公安工作的对象所决定的。
4、我国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
- A:群众路线
- B:组织路线
- C:政治路线
- D:思想路线
答 案:A
解 析: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公安工作也要走群众路线。说明了群众路线是我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5、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为原则。
- A: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 B: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 C: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 D: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故本题选D。
6、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安机关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 A: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 B:对公安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 C:对公安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 D:不服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
答 案:D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1款规定:“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据此,D项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7、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
- A: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单位
- B: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
- C: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公民和单位
- D:违反治安管理并己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
答 案:C
8、行政案件经复议由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 A:复议机关
- B: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
- C:复议机关和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
- D:原告起诉时选择的机关
答 案:C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二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故本题选C。
多选题
1、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是( )。
- A: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
- B:表明了党和政府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
- C:调整好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基本关系
- D: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答 案:ABD
解 析:“调整好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基本关系”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广泛深入地做好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意义包括表明了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决心,激发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2、 公安机关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任务主要包括( )。
- A:公安机关要有力地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 B:公安机关要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尤其是经济领域的严重犯罪活动
- C:公安机关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持社会稳定
- D:公安机关要同时协同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
答 案:ABD
解 析:“公安机关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持社会稳定”不是公安机关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任务。
3、关于督察机构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督察机构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和下级公安机关拒不执行法律、法规和上级决定、命令的,可以责令执行
- B: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纪律需要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由督察机构做出决定,报本级公安机关督察长批准后执行
- C:督察机构认为需要对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应当提出建议,移送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D: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答 案:ABCD
4、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 A:积极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 B:及时发现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避免造成危害国家安全的严重后果
- C: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 D:坚决打击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也警戒其他不法分子
答 案:ABD
解 析:C项“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是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之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内容。
5、 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包括( )。
- A:维护国家安全
- B: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C: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 D:保护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
- E: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答 案:ABCDE
解 析:公安机关有五项基本任务:一、维护国家安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三、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四、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五、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6、 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 B:协调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
- C:坚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
- D:依法进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答 案:ACD
解 析:“协调有关方面,惩治违法犯罪分子,教育改造那些违法犯罪者,使他们认罪服法,弃旧图新,重新做人。”是公安机关基本任务之一的“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工作内容。
7、公安机关的专政手段是()。
- A:打击、制裁
- B:教育、改造
- C:监督、强制
- D:改造、监督
答 案:AD
解 析:公安机关的专政手段是打击、制裁、改造、监督。
8、下列属于行政诉讼证据的有:
- A:视听资料
- B:电子数据
- C:鉴定意见
- D:勘验笔录
- E:现场笔录
答 案:ABCDE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第三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书证;(二)物证;(三)视听资料;(四)电子数据;(五)证人证言;(六)当事人的陈述;(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故本题选ABCDE。
主观题
1、警察在执行盘查任务时,主盘民警与犯罪嫌疑人保持的最近的安全工作距离是多少?
答 案:1.5米―2米。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 案: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何时公布、何时起施行?
答 案:2010年4月21日、2010年6月1日。
4、根据有关规定,人民警察有哪些情形,不得辞退?
答 案:一、因公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二、在下班途中因车祸致残的。三、女民警在怀孕期内的。四、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什么措施?
答 案:交通管制。
6、人民警察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 没有再发生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期满后,应当如何处理?
答 案:解除处分。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