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10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领导机关。
答 案:错
2、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
答 案:对
3、某市发改委工作人员谭某开车去购买办公家具的过程中撞伤行人的,国家应承担赔偿责任。()
答 案:错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1款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责任的违法或者过错行为以职务行为为依托。只有在行使国家职权过程中发生的侵权行为导致损害,才会发生国家赔偿责任,本题中某市发改委工作人员开车去购买办公家具的过程中撞伤行人的行为是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其构成的是民事侵权。故本题说法错误。
4、—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答 案:对
5、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 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据职责及时处理。
答 案:对
6、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等设备来偷窥他人隐私,属于侵犯他人隐私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答 案:对
7、查封、扣押的期间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25条第3款规定:“对物品需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应当明确,并书面告知当事人。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故本题说法错误。
8、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山的,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警告处罚。
答 案:错
单选题
1、下列关于限制人自由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除了公安、安全、司法、检察、法院等机关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都无权对公民进行拘留、逮捕或变相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 B:除了公安、安全、检察、法院等机关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都无权对公民进行拘留、逮捕或变相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 C:除了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都无权对公民进行拘留、逮捕或变相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 D:除了检察、法院等机关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都无权对公民进行拘留、逮捕或变相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答 案:B
2、被许可人未依法履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义务的,行政机关应当对被许可人作出的处理是:()。
- A:进行罚款
- B:吊销行政许可
- C:责令限期改正
- D:停业整顿
答 案:C
3、对被盘问人的留臵(继续盘问)时间自()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 A:被盘问开始
- B:被盘问结束
- C:被关进候问室
- D:带至公安机关
答 案:D
4、公民甲持刀抢劫公民乙的财物,乙在争夺甲手中所持刀具时,将甲撞倒在水泥地上,甲头部着地,当即昏迷。乙的行为属于( )。
- A:紧急避险
- B:正当防卫
- C:防卫过当
- D:故意杀人
答 案:B
解 析: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其与紧急避难、自助行为皆为权利的自力救济的方式。本题属于对正在进行的抢劫进行正当防卫,有无限防卫权,不构成防卫过当。
5、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 )人以上的单数。
- A:1
- B:3
- C:5
- D:7
答 案:B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83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或者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者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题目中问的是至少是几人以上的单数,根据法条可知至少应当是3人。
6、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一般情况下,自()起不得超过30日。
- A:调查案件之日
- B:立案之日
- C:受理之日
- D:初次讯问查证之日
答 案:C
7、 下列不属于《人民警察法》规定的行政处分的是( )。
- A:警告
- B:记大过
- C:停职
- D:撤职
答 案:C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48条第2款、第3款规定:“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本题具有一定迷惑性,考生应当注意,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都不是一种行政处分,而是在必需的情况下对涉嫌违纪的人民警察所采取的临时性行政措施。故C项正确。
8、下级公安机关查处案情重大、复杂的治安案件,可以()上一级公安机关查处。
- A:移交
- B:移送
- C:请求移交
答 案:C
多选题
1、《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后,治安案件中的被侵害人有哪些救济途径?()
- A: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被侵害人可以依法中请行政复议
- B:如果被处罚人不服治安管理处罚决定而提起行政诉讼,被侵害人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
- C:被侵害人对违法行为人给其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D:被侵害人如果认为公安机关在査处治安案件时有徇私舞弊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控告
答 案:ABCD
2、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主体是()。
- A: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 B: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
- C: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亲属
- D: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
答 案:ABD
3、 某辖区电信电缆多次被盗,即安排民警在重点地段巡逻守候。某夜,甲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查,交代了自己盗窃电信电缆的事实。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揭发了乙贪污20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乙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 B:不属自首,但属立功行为
- C:属自首和立功行为
- D:不属立功,但属自首行为
答 案:ABD
解 析:《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本题中,甲因为形迹可疑被巡逻的警察盘查,主动交代了自己盗窃电信电缆的事实,成立自首;在审讯期间,他又揭发了乙贪污20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可能隐匿的地点,侦查机关顺利将乙追捕归案,成立立功。对减刑或免除处罚的规定都为可以,而非应当,故A项错误。
4、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程序的规定,正确的有()。
- A:行政机关应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
- B:听证应当公开举行
- C:听证会由负责审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主持
- D:举行听证时,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
- E: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答 案:ABDE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48条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二)听证应当公开举行;(三)行政机关应当指定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为听证主持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主持人与该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四)举行听证时,审查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供审查意见的证据、理由,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据此,C项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
5、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包括()。
- A:火车
- B:汽车
- C:地铁
- D:轮船
答 案:ABCD
6、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 A:有权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 B: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 C: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 D:解释法律
答 案:AB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四)解释法律……(二十一)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7、村民李某在村委会殴打王某,打砸办公桌,扰乱村民委员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C:李某构成破坏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
- D:对李某应当数罪并罚
答 案:AB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第26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故A项、B项正确。第16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故D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规定对破坏村委会秩序的行为予以处罚,故C项排除。
8、关于我国证人义务的表述的是()。
- A: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 B:证人有意作伪证,要负法律责任
- C:证人应当接受法庭询问和各方的质证
- D:证人拒绝作证的.将被姓以罚款
答 案:ABC
主观题
1、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2、怎样理解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答 案: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3、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4、你是一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一个上访者说有事要跟你们领导谈,见不到领导他就不走,而此时领导又在外地开会,临走时嘱咐过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找他,这时你怎么处理这个事?
答 案:(1)热情接待上访者。让座,倒水。
(2)向上访者耐心解释,领导到外地开会研究抗震救灾问题去了。(或研究农村小学危房改造问题,在道德上博取上访者的认同)大约一个星期后能回来。
(3)细致了解上访者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留下上访者的电话。领导没回来期间,也要及时和上访者沟通。
(4)等领导回来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听从领导的指示,给上访者打电话,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
5、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答 案:行政处分
6、单位里有一位你十分敬重的老同志,有一次在你面前说单位里其他同事坏话,让你留个心眼,你会怎么做?
答 案: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如何,老同志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于他善意的提醒,我应该表示感谢。但是,对于他所说的一些情况,我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工作,团结同志,与同志们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对任何人持有偏见,也不仅仅计较,而是要学会宽容,学会谅解。
老同志为单位做出了很多年的贡献,是我的前辈,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有很多的东西是值得我学习的,我会一如既往的尊敬他,向他请教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认真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工作,尊重同志,团结同志,把工作的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争取做一名领导放心,同志信任,老百姓满意的公务员。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