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21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答 案:对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5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根据我们此前总结的口诀“依法—补偿,违法—赔偿”,可以快速判断本题说法正确。
2、公安机关在规定期间不能对被盘问人采取拘留或其他强制措施的,应立即释放。
答 案:对
3、张某将李某打伤。张某的打人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
答 案:对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绝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答 案:对
5、在讯问中,需要运用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时,应当防止向被害人泄露案情。()
答 案:对
解 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206条第2款规定:“侦查人员不得向证人、被害人泄露案情或者表示对案件的看法,严禁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询问证人、被害人”
6、人民警察指的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法》第2条规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7、法律禁止公民个人租借淫秽影碟回家观看,违者将受到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答 案:错
8、怀孕的妇女、儿童实施暴力犯罪的,人民警察一律不得对其使用武器。()
答 案:错
解 析:《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10条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使用武器:(一)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故对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怀孕妇女、儿童可以使用武器,本题说法错误。
单选题
1、甲立下一份公证遗嘱,将大部分财产留给儿子乙,少部分存款留给女儿丙。后乙因盗窃罪被判刑。甲伤心至极,在病榻上当众将遗嘱烧毁,不久去世。乙出狱后要求按照遗嘱内容继承遗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乙有权依据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
- B:乙只能依据法定继承的规定继承遗产
- C:乙无权继承任何遗产
- D:可以分给乙适当的遗产
答 案:A
解 析: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因此,公证遗嘱在变更、撤销时也应当经过法定的程序,遗嘱人必须到公证处办理相应的公证程序,重新设立遗嘱或者以声明方式撤销原有遗嘱。在本案中,甲通过公证程序设立了遗嘱,其后因盗窃入狱,当众烧毁了公证遗嘱文书,这只能视为甲对乙表示不满和失望的一种方式,但并不能视为是变更、撤销公证遗嘱的方式。因此,甲若不想由乙继承其大部分财产,或想直接剥夺其子乙的遗嘱继承权,须就遗产的分配另行设立新的遗嘱并依法办理遗嘱公证手续,这样,原来那份公证遗嘱才能失去效力。综上所述,遗嘱人甲故意烧毁遗嘱的行为不能视为撤销遗嘱,乙仍有权依据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
2、甲,不满14周岁,因受他人指使扰乱学校秩序而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对甲将( )。
- A:从轻处罚
- B:减轻处罚
- C:免于处罚
- D:不予处罚
答 案: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3、李某乘坐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客机,途经美国纽约时在客机上与同航班上的乘客发生争执,在争执中,李某用水果刀将对方刺成重伤,李某的行为( )
- A:适用第三国刑法
- B:适用美国刑法
- C:适用中国刑法
- D: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也可以适用美国刑法
答 案:C
解 析:李某乘坐中国东方航空,在我国领域范围内犯罪,适用中国刑法。
4、紧急状态是指()
- A:戒严
- B:现场管制
- C:交通管制
答 案:A
5、以下不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的是()。
- A:城市的土地
- B:宅基地
- C:自留地
- D:自留山
答 案:A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由此可见,城市的土地不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
6、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分别处罚。
- A:年龄大小
- B: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 C:是否亲自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D: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使用的手段
答 案:B
解 析: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标准应为其各自所起到的作用,故选B。
7、陈某与陆某是邻居,陈某家建房挖地基,导致陆某房屋墙面出现裂缝。陆某遂找陈某要求修繕,遭到陈某拒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陈某不可以挖地建房,因为挖地建房会损伤邻居家陆某的房屋
- B:陆某家的墙面出现裂缝,属于意外事件,陈某不需要承担责任
- C:陈某可以挖地建房,但对邻居陆某房屋造成的损害应当给予赔偿
- D:陈某在自家的地基上建房,造成陆某家的墙面出现裂缝,不需要承担责任
答 案:C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因对不动产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应当给予便利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陈某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是符合规定的,但是,因此造成了邻居陆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当予以赔偿。
8、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征是()。
- A:警民关系紧张
- B:干群关系紧张
- C:利益关系矛盾突出
答 案:C
多选题
1、下列属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中的财产罚的是()
- A:责令停产停业
- B:罚款
- C:没收违法所得
- D:没收非法财物
答 案:ABCD
2、根据《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被盘问人的家属为(),因公安机关实施继续盘问而使被盘问人的上述家属无人照料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其亲友予以照料或者采取其他办法妥善安排,并将安排情况及时告知被盘问人。()
- A:老年人
- B:残疾人
- C:精神病人
- D: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答 案:ABC
3、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物品进行检査时,应当出示()。
- A:工作证件
- B:身份证
-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具的检査证明文件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査证明文件
答 案:AD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的职权有()。
- A:修改宪法
- B:监督宪法的实施
- C:解释法律
- D:解释宪法
答 案:B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四)解释法律……”因此,B项、C项、D项正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最严格的修改程序,只有最高权力机关经过法定的程序,才可以启动宪法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修改宪法,A项错误。
5、办案民警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
- A:了解被询问人的身份
- B:了解被侵害人、其他证人、述法嫌疑人之间的关系
- C:不得泄露案情
- D:不得表示对案件的看法
答 案:ABCD
6、地方性法规不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包括()。
- A:没收违法所得
- B:行政拘留
- C:吊销营业执照
- D:罚款
答 案:BC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11条第1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B项行政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故B项、C项应选。第28条第1款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7、与刑事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应当回避。
- A:侦査人员
- B:勘验、检査人员
- C:鉴定人员
- D:翻译人员
答 案:ACD
8、下列情形中,可以依法扣留车辆的有()。
- A:甲驾驶小汽车上道路行驶,但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
- B:乙驾驶的机动车有变造保险标志嫌疑
- C:丙驾驶的小型货车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 D:丁驾驶电动助力车拒绝接受罚款处罚
答 案:ABCD
解 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车辆:
(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
(三)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四)公路客运车辆或者货运机动车超载的;
(五)机动车有被盗抢嫌疑的;
(六)机动车有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嫌疑的;
(七)未申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
(八)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收集证据需要的,可以依法扣留事故车辆。
主观题
1、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2、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情形有哪些?
答 案: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应当予以保密。
答 案:商业秘密
4、行政处罚的种类有哪些?
答 案: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解 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修正版)第九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通报批评:(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5、如何理解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答 案: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6、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答 案:24小时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