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4月22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答 案:对
2、某县公安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刘某的罚款。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该县公安局承担。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强制法》第60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刘某及时缴纳罚款是法律要求其承担的义务,刘某不缴纳导致强制执行的,费用理所当然由刘某承担。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 案:对
4、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的日平均工资计算。()
答 案:对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33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故本题说法正确。
5、个人、组织可通过举报、投诉渠道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监督。()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65条规定:“个人和组织发现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有权向行政机关举报,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核实、处理。”故本题说法正确。
6、在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案处理中,某公安局交警部门对损害赔偿进行了调解,但其中一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不满意。其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交警部门提起行政复议,上一级公安交警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复议法》第8条第2款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糾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公安机关的调解行为不具有强制性,是一种自愿的权力处分行为,不具有可诉性,不能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只能就该民事纠纷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
7、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以予以治安处罚。
答 案:对
8、对正在预备犯罪的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答 案:对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单选题
1、 关于行政复议的申请和受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的,推选1名至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
- B:若行政复议的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将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 C: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不停止执行
- D: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可以停止执行
答 案:B
解 析:本题综合性较强,涉及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8条规定:“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的,推选1至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据此,A项正确。第9条规“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构认为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被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向行政复议机构申请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据此,行政复议第三人不参加并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B项错误,当选。《行政复议法》第21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据此,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不停止执行,仅有规定情形的可以停止执行,如被申请人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可以停止执行。因此,C项、D项正确。
2、某甲为寻求精神刺激,经常性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行为应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寻衅滋事行为的情节严重情况
- B:该行为应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 C:对该行为应给予十日以上二十日以下拘留处罚
答 案:B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 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答 案:B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
- A:制服性强制措施
- B:继续盘问
- C:保护性约束措施
- D:刑事拘留
答 案:C
5、 甲区公民季某在乙区违法,乙区公安分局丙派出所对其处以30元罚款,李某不服,向乙区公安分局提出复议申请,乙区公安分局决定对李某处以100元罚款,李某欲提起诉讼,应( )。
- A:以丙派出所为被告,向乙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B:以丙派出所为被告,向甲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C:以乙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乙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D:以乙区公安分局为被告,向甲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 案:C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26条第2款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案中,李某不服,向乙区公安分局提出复议申请,乙区公安分局决定对李某处以100元罚款,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因此复议机关是被告,排除A项和B项。第18条第1款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经过了复议,因此,可以由作出原行政行为的机关所在地丙区人民法院管辖,也可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乙区人民法院管辖,故C项正确。
6、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较高数额保证金的,应当经()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 A:县级
- B:地(市)级
- C:省级
- D:上述任何一个
答 案:B
7、职务犯罪的侦查机关是()。
- A:公安机关
- B:检察机关
- C:人民法院
- D:国务院
答 案:B
8、可以适用监视居住的对象是()。
- A:应当逮捕,患有一般疾病的犯罪嫌疑人
- B:已被拘留,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
- C:应当逮捕的,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 D:已被逮捕,患有严重疾病,但有严重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
答 案:B
解 析:A 选项:应当逮捕,但患有一般疾病的犯罪嫌疑人不一定适用监视居住。通常来说,患有严重疾病才更可能适用监视居住,一般疾病不是必然适用监视居住的条件。 B 选项:已被拘留,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适用监视居住。因为证据不满足逮捕要求,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不采取过于严厉的强制措施,可对其适用监视居住。 C 选项:应当逮捕的妇女,哺乳自己未满 1 周岁婴儿的才适用监视居住,而选项中说的是已满 1 周岁的婴儿,这种情况不适用监视居住。 D 选项:已被逮捕,患有严重疾病,但有严重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不适用监视居住。因为存在严重社会危险性,不符合监视居住的条件。
多选题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 A:甲未经许可经道路运输烟花爆竹尚未构成犯罪
- B:乙携带民用爆炸物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尚未构成犯罪
- C:丙携带民用爆炸物品进人公共场所尚未构成犯罪
- D:丁非法制造民用爆炸物品尚未构成犯罪
答 案:ABCD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0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曰以上十五曰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曰以上十曰以下拘留。”因此,A项、D项分别属于运输、制造爆炸性物质,都应选。第32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故B项、C项也正确。
2、人身伤害致人残废的,侵权人应当赔偿以下费用()。
- A:医疗费、交通费
- B:伤残者的生活补助费
- C: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 D:护理人员的误工补助及应得的奖金
答 案:ABCD
3、对刑事案件的侦査权、检察权、审判权只能由()统一行使,未经特别授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行使这些权力.
- A:公安机关
- B:人民检察院
- C:人民法院
- D:工商局
答 案:ABC
4、我国的宗教政策是()。
- A: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
- B:可以说服信教的人放弃其信仰
- C: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 D:我国宗教团体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
- E:不受任何政治团体的影响
答 案:ACD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5、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
-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B: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都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C: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 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
答 案:AC
解 析:《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6、公安民警进行安全检査时应当()。
- A:表明身份
- B:出示证件
- C:认真负责
- D:滥用职权未选择
答 案:ABC
7、人民警察的任务包括()。
- A: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B: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
- C:保护公共财产
- D: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答 案:ABCD
8、以下属于拘留形式的有()。
- A:行政拘留
- B:刑事拘留
- C:司法拘留
- D:拘留审査
答 案:ABCD
主观题
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你负责处里的工作,有两位老同志,老是找理由,不来上班,这时你怎么办?
答 案:(1)处长要出国学习,安排我负责处里的工作,是处长对我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我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2)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不可带有情绪,首先查找原因,看两位老同事是否是确实家里有困难,如果有困看,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尽快回到工作岗位。同时,我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是否是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发生了偏差,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在轻松的地点,和两位老同事真诚沟通,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学习,取得他们的理解与谅解。
(3)在全处同志面前,要以诚实和小学生的姿态出现,并带头多干事、干实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总结经验教训,并在不耽误处长事情的情况下,适时向处长汇报工作情况。
2、职务犯罪的主体是什么?
答 案: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3、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
答 案:(1)如果领导调我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不熟悉我,那么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向领导说明,我的特长和知识背景。请求调到另一职位。如果领导把我调到这个职位是想锻炼我的能力,我会坚决执行领导的安排。并对领导表示感谢。
(2)从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摆正心态,把这次调整当作一次机会,努力锻炼自己,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3)我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工作环境,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
4、对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在必要时可以由()管辖。
答 案: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答 案: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6、简述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答 案:(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2)可能判出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有逮捕必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