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每日一练《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4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重音就是那些最能体现语句目的及思想感情的词语?( )
答 案:对
2、播音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答 案:对
3、传播新闻是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主体?( )
答 案:对
单选题
1、播音员主持人在调动思想感情的时候,往往会对事情的各个方面进行想象和联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 A:具体感受
- B:形象感受
- C:内在想象
- D:情景再现
答 案:D
解 析:情景再现是指播音员主持人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展开再造想象,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等在自己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的过程。A项,具体感受是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方面的内容。B项,感受是播音员或主持人因语言符号(文字的、声音的)达于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并主动体验产生内心反应的过程。C项,内在想象是情景再现中的内涵之一,情景再现属于一种联想、想象的活动,是对播音员主持人再造想象特点的概括。
2、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播音学》于()出版,标志着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正式建立。
- A:1963年
- B:1985年
- C:1994年
- D:2003年
答 案:C
解 析:1994年10月,《中国播音学》出版,它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形成并开始走向成孰的重要标志,也宣告了一个新学科的诞生。《中国播音学》由张颂主编,汇集了我国播音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该书规模宏大,包括“导论”“发音”“创作”“表达”“业务”四编共四十章66万字,不仅明确了本身的学科定位,而且在理论、方法、指导思想和实践性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起点,初步建立起了中国播音学理论的严整体系。
3、()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提及咬字方法时所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具体内容既包括发音的基本要领,也包括发音的审美要求。
- A:枣核形
- B:吐字归音
- C:字正腔圆
- D:松弛自如
答 案:B
解 析:吐字归音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提及咬字方法时所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具体内容既包括发音的基本要领,也包括发音的审美要求。吐字归音从汉语语音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每个发音阶段不同的控制,使吐字达到清晰、饱满、弹发有力。
多选题
1、普通话声母是()。
- A: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受到阻碍
- B:—共22个
- C: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
- D:按发音部位分为7类
答 案:ACD
2、播音主持工作的作用有()。
- A: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
- B:传达信息,体现态度,提示语义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
- C: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 D: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答 案:ABD
3、对象感强的播音特征表现在()
- A:掌握观众的心理需求
- B:找准观众利益密切的相关点
- C:体现人文关怀
- D:表达丰富亲切
答 案:CD
主观题
1、备稿的重要性?
答 案:备稿,即创作依据的准备,是每一次具体的播音主持创作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播音主持创作活动的开始。经过备稿,播音员主持人最终的目标是要做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具体的备稿可以概括为六个步骤,简称“备稿六步”:第一步:划分层次。第二步:概括主题。第三步:联系背景。第四步:明确目的。第五步:分清主次。第六步:确定基调。
2、简述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
答 案: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有:(1)坚持真实的原则口语表达,首先应该建立在信息真实的基础上。离开了真实的前提,辞藻越华丽,调唱得越高,越可能失去受众的信任。(2)坚持准确的原则准确,就是要用最恰当的字句,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表现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3)坚持密集的原则信息的密集,就在于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给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坚持迅捷的原则面对全球化信息传播的激烈竞争,我们不仅要“发言”,还要获得主动性、时机性、时效性、权威性。要做到这几点就必须牢牢抓住首发权,不仅要在第一时间“发现”,还要在第一时间有理、有利、有节地“发出”信息。(5)坚持精美的原则所谓精美,就是要善于揭示信息的内涵,用优美的声音和巧妙的表述,赋予信息以美感。
3、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规范要求?
答 案:(1)牢固树立责任意识(2)勤奋敬业德艺双馨(3)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4)树立良好业内外形象(5)廉洁自律遵纪守法
写作题
1、你如何认识媒体融合变局中的播音主持工作。
答 案: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博弈和交融中,二者的不断融合与改变,对所有媒体行业中的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节目制作的水准。媒体融合背景之下的播音主持人应从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转变,从单一强调个人素质向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养转变。(1)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是由美国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在1983年《自由的科技》中提出的,本意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它是以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将媒介的内容系统、网络系统、终端系统、组织系统,甚至媒介自身主体融合在一起,呈现出高度一体化、多功能化的发展态势。媒介融合是媒体世界变革的必然趋势,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新老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一起,为大众提供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不同类型的媒介信息,使大众摆脱了时空的限制,自由地获取信息,并使信息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共享。
(2)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
①播音品质不强
身为播音主持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普通话水平和基本的播音理论技巧,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经历和情感体验,争取发音准确清晰,声音富有活力和感染力,把语言能力锻炼扎实,保证播音品质。目前有播音员对语言功底和播音质量的重视不够,在节目播出时,会出现句子停顿不当或播报时重音停顿不恰当等基本问题,导致观众理解错误,这都是由于主持人对自身认识不足。
②职业素养不够
播音主持人在工作中应该充满正义感,通过广播电视,向观众传播事实、传播真理,在镜头下曝光工作的辛勤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发挥一个播音主持人良好的职业操守。目前部分播音主持人在舆论引导、传播信息时做得不到位,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甚至有播音主持人对自身放松要求,台上台下言行不一,缺乏个人魅力,破坏自身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影响节目效果和信息可信度。
(3)提升播音主持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策略
①扩展知识面,增强文化功底
播音主持对主持人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拥有应变能力,即丰富的知识底蕴作为支撑,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播音主持人首先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文化功底以及专业技能,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②大胆创新,形成个人风格,提升播音品质
播音主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在目前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面前,想要赢得更多受众的关注与欢迎,就是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③注重播音主持人多位议题角色的转换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人不仅要承担最基本的新闻播报工作,同时也是事件的当事人与信息的接收者,在播报之前要扮演好最后一道把关人的角色。
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给广播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压力,播音主持人作为新闻播报的代言人,必须尽快适应媒体融合时代所产生的变化,从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各方面加强对自身的建设,用良好的职业素养满足新时代我国电视广播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结合实际谈谈作为媒体公众人物,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如何正确塑造形象?
答 案:播音员主持人是媒体的直接代言人,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我国的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教育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因此播音员代表着媒体的形象,也反映着党和政府的声音。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不仅体现在职业工作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注重塑造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具体如下:(1)播音员主持人要给自己的职业形象进行整体定位
播音员主持人形象并不是指他们的相貌特征,而是指综合意义的整体形象,是在具体中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的事物的具体形态。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包括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职业形象又包含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社会公众形象。主持人的形象定位,要从主持人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公众形象上综合考虑。专业高于一切,职业形象定位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工作需求。播音员的播音语气、播音状态、播音风格、镜头前的装扮等能不能被观众接受,是播音员主持人对自己职业形象进行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
(2)播音员主持人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包装”
①对声音形象进行“包装”
一档节目,观众最先获得的是声音,播音员必须用声朴实、自然。人的发声条件各不相同,播音员对声音进行“包装”,这没有捷径,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唯一的途径就是勤学苦练。基层台播音员主持人要加强专业学习,勤练发声,找到最好的声音,这样才能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②对屏幕形象进行“包装”
播音员的屏幕形象塑造要符合节目要求,彰显自己的气质。新闻讲求真实,播音员任何多余的、夸张的修饰都会影响新闻节目的可信度,所以播音发型应力求简洁、利落、充满朝气,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型,不要随意改变。央视许多新闻播音员,他们长期保持一种发型,不轻易改变,如李瑞英、李修平、海霞等,她们的发型已成个人的标志,在观众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③注意作为记者出现时的形象
播音员主持人往往会走出播音间作为记者出现在采访现场,场合不同,装扮也不同。在采访现场,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是记者而不是明星,更不是时装代言人,因此装束一定要得体,要考虑与周围环境、被采访对象协调一致,以拉近与采访者的距离。
④注意公众形象
播音员作为公众人物出现时,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观众评论的话题。播音主持人在任何场合都要顾全大局,要谨言慎行,做好典范,树立媒体形象。
(3)播音主持人要注重长期保持良好的形象,加强内在修养
①播音员首先是新闻工作者,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国情、民情,吃透政策、法规,传达于众。播音员应多以记者的身份深入基层,学会采访、采写技能,这样播音时才会有感而发。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多积累,勤学苦练播音基本功,提高播音技巧。
②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播音工作每天和大量的稿件打交道,难免碰到不懂的词或生疏的字,播音员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和“不耻下问”的治学风范。
③提高文化品位,加强自身修养
作为播音主持人,才学体现在屏幕形象上。而才学来源于积累,来源于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情操以及良好修养的人,才会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言语与表情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缺乏驾驭有声语言能力的电视播音员,即使自身形象再好,但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形象也是好不起来的。
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关系到一个节目,一个电视台甚至一个地区、国家的形象。要想在百姓当中树立良好形象,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勤于思考,找准定位并努力保持。
3、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请论述播音主持应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答 案:向公众传播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存在的理由和根据,是播音主持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地报道事情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新闻的真实性是提高引导能力、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保证。要确保新闻真实性,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从观念上加强学习,增强意识
①从新闻实践来看,搞好新闻及防止假新闻的主要保证还是品格端正、具有良知、新闻素质高的新闻工作队伍。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及其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乃是杜绝假新闻的关键。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道德价值,新闻一旦变成不真实的信息,它即刻便变成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就会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
②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学习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在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新闻工作处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政治性强,责任重大。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连接党和群众的纽带,媒体肩负着上传下达的使命,承担着引导舆论的重任,媒体从业者要增强贴近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学习。要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及时更新文化知识。对传播的事实负责,对受众和社会也是对自己的名誉负责,这是从事新闻工作的前提。
(2)从工作方法上要确保新闻报道真实
①要确保新闻的真实就是要注意新闻取材。新闻事实离不开新闻素材,但是“材料”不等于“事实”。一般来说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到的第一手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可靠。但是单纯靠记者的观察也会可能因个人偏见而影响观察准确性,在对客观环境的变化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过程中,人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会对事实和事实性质的判断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记者采访时,获取事件的参与者以及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提供第二手的新闻素材。
②新闻从业人员应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敬业精神,全面考查事实产生的背景和事实存在的环境,倾听不同的意见。同时还要注意到权威部门进行取证,听取意见。同时也要注意对权威部门信息的核实,新闻工作者对任何信息源必须保持质疑精神,通过学习、实践、鉴别等多种途径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按照西方客观报道的要求,还必须有两个以上独立的消息源互相印证。这一点我国新闻工作者也应该尽量做到,使之成为确保新闻完全真实的一种规定、一项举措。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