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化学》5月3日专为备考2025年化学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元素符号为O。()
答 案:错
解 析: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元素符号为N,故该说法错误
2、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等。()
答 案:错
解 析:化学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等,如单质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选项错误,故填错误。
3、青少年缺钙会影响生长发育,可通过食物和钙剂结合来进行补钙。这里的“钙”是指元素。()
答 案:对
解 析:这里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正确。
单选题
1、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 A:用水冲灭
- B:用书本扑打扑灭
- C:用嘴吹灭
- D:用湿抹布盖灭
答 案:D
解 析: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达到灭火的目的。上述 ABCD 中的四种方法从原理上都可以将火扑灭,但酒精灯碰倒洒出酒精着火了最简单合理的应该是用湿抹布盖灭。故选 D。
2、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不小心将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 D: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
答 案:A
解 析:选项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既隔绝了空气又降低了温度,故该事故处理方法正确;选项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该事故处理措施错误;选项C:高层住房着火,如果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就会更剧烈,故该事故处理方法错误;选项D:煤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起煤气爆炸,故该事故处理措施错误。故选:A
3、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水蒸气
- B:二氧化碳
- C:氮气
- D:氧气
答 案:C
解 析: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人体没有吸收氮气,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故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选 C。
多选题
1、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又退色的是()
- A:新制氯水
- B:氯气溶于无水酒精所形成的溶液
- C:盐酸
- D: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答 案:AD
解 析: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中含有HCl和HClO,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项中Cl2与酒精不反应,该溶液中只有Cl2和酒精(乙醇)分子,不符合题意;盐酸中无HClO;无漂白性,只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2、2022年北京冬奥会宣传的主题是纯净的冰雪,激情的约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通过三态的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之间的三态转化都发生了物理变化
- B:冰雪和水的分子间隔不同,冰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 C: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 D: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答 案:BD
解 析:A、水的三态变化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水的天然循环之间的三态转化都发生了物理变化,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雪和水的状态不同,故分子间隔不同,但冰和水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化学性质相同,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不含矿物质,所以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D。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
-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多数酸和碱有腐蚀性
- D:酸和碱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 案:BD
解 析:A、酸中含有氢离子,碱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宏观来看都含氢元素,故A说法正确;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也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C、多数酸和碱都有腐蚀性,故C说法正确;D、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所以并不是酸和碱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硝酸钾和盐酸就不反应,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D。
简答题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答 案:氧气和水
解 析: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化学反应。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