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高职单招 → 2025年05月03日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中职)》

2025年05月03日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中职)》

2025/05/0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高职单招每日一练《语文(中职)》5月3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中职)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诗经》。  

答 案:错

解 析:“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话剧《雷雨》的作者是巴金。  

答 案:错

解 析:《雷雨》的作者是曹禺。

单选题

1、下列理解性默写不正确的是

  • A:《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自然环境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B:《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C:《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D:《爱莲说》中表现莲花高洁质朴的品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答 案:B

解 析:《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应该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志趣高尚。

2、下列语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在我们的鼎力支持下,小区居民文娱活动的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 B:希望你们发挥聪明才智,为开发本地特色旅游项目尽一份绵薄之力。
  • C:本次网络招聘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优秀学子前来应聘,请敬候回音。
  • D:如何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本次校园诗词大会,请诸位发表高见。

答 案:D

解 析:A项,“鼎力”一般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是敬辞,不用于自己。B项,“绵薄之力”意为微不足道的力量,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是谦辞,不用于他人。C项,“敬候”是自己恭敬地等待他人,是敬辞,一般用于对平辈或对长辈说话,此处说话对象是学生,不得体。

填空题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答 案: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答 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作题

1、新月文学社拟向全校学生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稿件征集活动,稿件文体不限,内容积极,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即可,字数在2000左右。2018年9月28日截稿,投稿邮箱为xy1234@163.com。请你以文学社的名义拟一则征稿启事。要求:格式完备,内容完整。

答 案: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泰戈尔说:“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毕淑敏说:“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优秀范文】 往事不可追,今日莫相负     我以为,成长的定义便是:以过去的一个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代价,去交换一次又一次扬起头的勇敢面对。    你曾笃定地认为,你的朋友会像阿拉丁神灯中的神仙一样,你擦擦灯,他们就会即刻出现;但现实却告诉你,你的生活中总会有无法分担的孤独。你曾单纯地相信,你会拥有马良的神笔,可以画出美食、骏马、白鹤,画出一切你想要拥有的事物;但现实却告诉你,你所想要的东西只能靠自己的辛勤努力来获取。你以为你有阿拉伯飞毯,可以带你纵横时空;但现实中的你总会被无数琐事羁绊脚步,无法脱身。     伤痛既然无法避免,那你究竟选择如何处之?是死守着幻想,做永远的彼得·潘吗?你捂住耳朵,不想听俗事的喧嚣;你蒙上眼睛,不愿面对纷扰的人群;你把自己关进不被打扰的安全屋,以为这样就可以躲开激烈的竞争。但红尘万丈你逃不了,生存压力你卸不掉。    既然依恋过去于事无补,那就不妨睁大眼睛看清楚这个需要你走入、接纳的社会;既然逝去的北欧神话已无法召回,就不妨拿起笔,书写自己创造的奇迹。往事既已不可追,就千万别在怯弱中抛掷了今日。跪着乞求的小孩,我要你站起来,去勇敢拼搏!    承认你是贫穷的,你唤不回昨天,猜不到明天,你只拥有今天。但要相信,你同时是富有的,因为你手上还有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今天。及时从沉溺中脱身而出,尽快适应既定的生活,真正地走进角色。不去想那些你做不到的,去做那些你应该做的事情。你会发现一个个今天在你的手中被打扮得充实、美好而熠熠生辉。你会发现,尽管你有所失去,但你却用自己崭新的成长创造了另一种可能。    不可追的昨天,就让它无声流走。不可负的今日,就让我们勇敢面对,真正把握。我们不能永远活在童话中,但可以书写自己的神话。

简答题

1、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的理解  

答 案:①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并影响着“我”;②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2、请你说说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初冬)和地点(蛋糕店),烘托出温馨美好的氛围,为下文的温情故事的展开做铺垫。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