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辅警协警每日一练《法律基础知识》5月6日专为备考2025年法律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询问不满十八周岁反治安管理的在校学生,应当通知其父母或其老师都到场。
答 案:错
2、为了缉拿犯罪嫌疑人归案,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有权发布通缉令。()
答 案:错
解 析:《刑事诉讼法》第155条第1款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因此,检察机关无权发布。
3、《行政许可法》规定,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省级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答 案:对
解 析:《行政许可法》第15条第1款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故本题说法正确。
4、王某从新加坡回国携带应申报物品未向广州黄埔海关申报,海关认定王某的行为构成走私,对其作出没收物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黄埔海关的上述处罚违反了一事不再罚原则。()
答 案:错
解 析:《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此为一事不再罚原则。第一,“一事”指的是同一个违法行为,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违法行为就不存在不再罚的问题。第二,行政处罚中的并处问题。并处是指行政机关对某一项行政违法行为科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种类的行政处罚。一事不再罚要求的一次行政处罚不等于一种行政处罚。一次处罚决定中完全可以包括几个各不相同的行政处罚种类,这就是行政处罚的并处问题。本题只有一个违法行为,即王某的走私行为,行政机关作出的没收物品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中的并罚,不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5、对证人的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的、不应受到治安处罚。
答 案:错
6、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治安案件,由有关的公安机关协商确定管辖。
答 案:错
7、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公民进行盘问检查。
答 案:错
8、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某将刘某打伤。因此对民警李某可以采取禁闭措施。()
答 案:错
解 析:《公安机关实施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措施的规定》第6条规定:“人民警察有下列行为之一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对其采取禁闭的措施:(一)违抗命令,不服从指挥,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二)涉嫌泄露公安工作秘密或者为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三)威胁、恐吓、蓄意报复他人的;(四)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的;(五)酗酒滋事,扰乱工作秩序和公共秩序的;(六)其他有必要采取禁闭措施的。”题干中李某系某看守所民警,因对在押人员刘某怀有成见,令与刘某同监室的王将刘某打伤。但缺乏“并不听制止,可能造成恶劣影响的”等情况,因此不能对民警李某采取禁闭措施,本题错误。本题考点属于《人民警察法》的范畴,在辅警考试中,人民警察法的考查不仅指《人民警察法》,还包括相关的法规、规章。这类题型虽然在考试中所占权重不大,但是题目却非常简单,考生只要复习过,依靠法律常识基本能准确作答。
单选题
1、李某在实施盗窃时,被他人发觉而未得逞,仓皇逃跑。李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未遂
- C:犯罪中止
- D:不构成犯罪
答 案:B
解 析:犯罪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李某是被他人发觉而未得逞,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其行为是犯罪未遂。
2、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 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
- 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 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 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
答 案:B
3、甲到一商店,见一顾客上厕所,甲即尾随进入,乘顾客不备,将其关在厕所内,然后打开其随身携带的钱箱,抢走现金5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 A:盗窃罪
- B:诈骗罪
- C:抢夺罪
- D:抢劫罪
答 案:D
解 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实施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从而构成的犯罪。
4、甲前往乙住所欲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 B: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没有犯罪行为
答 案:A
解 析: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在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过程中,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形态。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预备行为没有完成,因而不可能着手实行犯罪;二是预备行为虽已完成,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在本题中,甲前往乙住所,并到达乙居住地附近,这是犯罪预备行为,但是由于甲发现周围停有多辆警车并有警察活动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所以,甲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
5、 关于赔偿请求人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侵权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 B: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最先被确认违法的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 C: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
- D:赔偿请求人应当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协商酌定
答 案:C
解 析:《国家赔偿法》第10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C项正确。
6、公安机关在作出()以及()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
- A:吊销许可证,五百元以上罚款
- B:五天以上行政拘留,二千元以上罚款
- C:十天以上行政拘留,五百元以上罚款
- D:吊销许可证,二千元以上罚款
答 案:D
7、下列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的是()。
- 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
- 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
- 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评价司法活动
- 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
答 案:C
解 析: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司法活动中,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要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8、卫生行政机关对患有流行性传染病的人采取强制隔离治疗的行为属于( )
- A:行政处罚
- B:行政强制
- C:行政处分
- D:违法行为
答 案:B
解 析: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多选题
1、根据现行《宪法》规定,下列()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A:劳动
- B:受教育
- C:批评、建议、检举
- D:依法纳税
- E: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答 案:AB
解 析:《宪法》(2018年修正)第42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第4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C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D项和E项是公民要遵守的基本义务。
2、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
- A:警告
- B:严重警告
- C:改组
- D:解散
答 案:CD
3、严禁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等场所.
- A:车站
- B:歌剧院
- C:公园
- D:商场
答 案:ABCD
4、犯罪地包括()。
- A:报案地
- B:犯罪行为发生地
- C:犯罪结果发生地
- D:立案地
答 案:BC
5、 下列关于治安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公安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
-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
- C: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公安部规定
- D: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
答 案:ABC
解 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治安案件的管辖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下列哪些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履行的职责?()
- A: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
- B:处理交通事故
- C:管理驾驶培训行业
- D:侦查交通肇事犯罪
答 案:ABD
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要求之一,必须反映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具体表现为()
- A:坚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 B:坚持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 C:坚持党的领导
- D:坚持平等、自由、正义、效率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追求
答 案:ABD
8、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行政诉讼判决裁定时,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向下列( )提出司法建议。
- A:作为原告的公民的所在单位
- B: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
- C:与被告同级的监察机关
- D: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 E:人民检察院
答 案:CD
解 析:《行政诉讼法》第96条规定:“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四)向监察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接受司法建议的机关,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人民法院……”
主观题
1、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答 案:罪刑法定原则
2、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的条件包括什么?
答 案:(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
(4)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内,交至所属公安机关;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内,交至所属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自受到罚款之日起()内将罚款交付指定银行。
答 案:2日、2日、2日
4、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答 案:根本宗旨
5、领导调动你,你觉得知识背景和能力不胜任,另一职位比较适合,你怎么办?
答 案:(1)如果领导调我到这个职位是因为不熟悉我,那么我会在恰当的时间向领导说明,我的特长和知识背景。请求调到另一职位。如果领导把我调到这个职位是想锻炼我的能力,我会坚决执行领导的安排。并对领导表示感谢。
(2)从新审视自己,给自己定位,摆正心态,把这次调整当作一次机会,努力锻炼自己,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3)我会尽快熟悉工作内容与流程,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多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工作环境,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
6、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答 案:以人为本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