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7月17日专为备考2024年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为了避免商业贿赂的嫌疑,某银行业务人员在向当地一家贸易集团公司争取存款的时候,自己掏钱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去国外旅游,使该负责人感到应当与该银行进行交易,并最终使该银行得到了这笔业务。这种行为属于正常的营销手段。 ( )
答 案:错
解 析:银行业从业人员“娱乐及便利”的原则规定,银行业从业人员邀请客户进行娱乐活动或提供交通工具、旅行等方面的便利时应当不会让接受人因此产生对交易的义务感。题中所述行为违反了这一原则,是不正当的营销手段。
2、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暂停支付。
答 案:错
解 析:《票据法》第十五条规定,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者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收到挂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应当暂停支付。
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形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
答 案:对
解 析: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4、若银行发现客户存单的存款日期有误,其他内容均正确合理,那么银行可以自行修改存 款日期。 ( )
答 案:错
解 析:存单在法律意义上是表明存款人与金融机构问存在存款合同关系的重要证据,其性质属于合 同凭证,用来证明存款人与存款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存款日期属于存款合同的要件,银行不得单方面擅自更 改合同内容,否则合同就是无效合同。因此,本题叙述是错误的。
单选题
1、()是指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进行交易、专供外国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投资者买卖的股票
- A:A股
- B:B股
- C:H股
- D:N股
答 案:B
解 析:B股是指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进行交易、专供外国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投资者买卖的股票。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银行审慎监管框架组成部分的是()。
- A: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
- B:审慎全面的监管原则
- C:行之有效的监管工具
- D:科学合理的监管组织体系
答 案:A
解 析:完善的审慎监管框架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是审慎全面的监管规则;二是行之有效的监管工具;二是科学合理的监管组织体系。
3、()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行为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 B:再贴现
- C:公开市场业务
- D:转贴现
答 案:B
解 析:再贴现是指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行为。
4、商业银行股东大会年会应当由董事会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召集和召开。
- A:一个月内
- B:三个月内
- C:二个月内
- D:六个月内
答 案:D
解 析:股东大会会议包括年度会议和临时会议。股东大会年会应当由董事会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六个月内召集和召开。
多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衡量货币币值稳定的经济指标通常有( )。
- A:消费者物价指数
- B:生产者物价指数
- C:股票价格指数
- D: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 E: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答 案:ABD
解 析:衡量货币币值稳定的经济指标与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一样。
2、根据银监会201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我国商业银行监管资本包括()。
- A:补充资本
- B:二级资本
- C:其他一级资本
- D:核心一级资本
- E:附属资本
答 案:BCD
解 析: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这标志着我国资本监管制度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监管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 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充足率=(总资本一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对应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其中,商业银行总资本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包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和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