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8月9日专为备考2024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故都的秋》一文是一篇()。
- A:抒情散文
- B:记事散文
- C:游记散文
- D:议论散文
答 案:C
2、下列各个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B:当其欣于所遇。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C: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 D:臣窃为大王不取也。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答 案:C
解 析:A项,第一个因:依据、借乘;第二个因:通过、凭借。B项,第一个所:特殊指示代词,后接动词形成名词短语,构成所字结构,译为“……的事物”;第二个所,名词,处所。C项,两个“以”都表原因,译为“因为”。D项,第一个为:动词,以为,认为;第二个为:介词,替。
主观题
1、这段议论采用什么表现方法?
答 案: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以“用兵布阵”的道理来说明如何写好文章,比喻贴切生动,论证透辟通达,极有说服力。
2、举例说明哪些地方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答 案:“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金钏”立松、“玉肌”立减这两处都明显地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莺莺送别时的愁苦。
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答 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悠悠岁月中,茫茫人海里,有多少人、多少事,常常会令我们或怦然心动,或沉思良久。
请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不该忘记的,例如对于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为祖国的解放和安宁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们,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朋友,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美好的品德,我们不应该忘记;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我们不该忘记;作文时,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其展开,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楚。【经典事例】
1.牢记南京大屠杀,忘记五千年辉煌历史。
2.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
【名言名句】
1.忘记应该忘记的,以破除牢笼;铭记应该铭记的,以洞悉前路。
2.跪着的德国人远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大!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与人祸,是对人类智慧与生存能力的严峻挑战。与其坐以待毙,事后问责,不如未雨绸缪,事先预防。
请以“防患于未然”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是在事故或灾祸在其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求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居安思危,在顺境中发现危机,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本题为命题作文,题目即中心论点,在行文时一定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写作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做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经典事例】
1.狡兔三窟。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反例)“曲突徙薪”的故事,亡羊补牢的故事。
4.作为地震多发国的日本,由于有较好的预警措施和防震设施,因地震造成的伤亡相对较少。
【名人名言】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智者用经验防止事故,愚者用事故总结经验。——佚名
5.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谚语
简答题
1、作者为什么认为伟大的作品都有相当的长度?
答 案:①表达繁复深刻的思想与情绪需要相当的长度。②作品艺术的完整也需要相当的长度。
2、阅读小说片段,然后回答问题:那三位麦琪,诸位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子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权利。我的拙笔在这里告诉了诸位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一家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们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1)这段文字中麦琪的原意是什么?而结尾“他们就是麦琪”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2)为什么作者又称他们为“笨孩子”?
(3)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什么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什么圣诞礼物?
(4)作者为什么说“他们都是最聪明的”?
答 案:(1)原意是为基督初生送礼的三位贤人。作品中比喻男女主人公吉姆和德拉夫妇。 (2)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对方并不需要的圣诞礼物。(3)德拉卖掉长发买回表链,吉姆卖掉金表买回发梳。
(4)因为他们都向对方奉献了一颗真挚的爱心,这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