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每日一练《公司信贷》9月1日专为备考2024年公司信贷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经营杠杆是营业利润相对于销售量变化敏感度的指示剂。经营杠杆越小,销售对营业利润的影响就越小。
答 案:对
解 析:经营杠杆是营业利润相对于销售量变化敏感度的指示剂。经营杠杆越大,销售量对营业利润的影响就越大
2、财务报表如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需有完整的审计报告,不包括附注说明。
答 案:错
解 析:银行应核实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报表如为复印件,需公司盖章;报表如经会计事务所审计,需有完整的审计报告(包括附注说明);报表应含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
3、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
答 案:对
解 析: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
4、到期还本付息是借款人的义务,银行等金融机构不需提前提示借款人。()
答 案:错
解 析:贷款到期按合同约定足额归还本息,是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维护信用关系当事人各方权益的基本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提前提示借款人到期还本付息。
单选题
1、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一级信贷档案的是()。
- A:保险批单
- B:贷后管理文件
- C:银行承兑汇票
- D:政府和公司债券
答 案:B
解 析:
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 )
- A: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内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 B: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内的第一日起计算
- C: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第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内的第一日起计算
- D: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第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内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答 案:A
3、乡镇企业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作为贷款的担保。
- A:不允许抵押
- B: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单独抵押
- C:可以单独抵押
- D:不得单独抵押
答 案:D
解 析:根据《担保法》第36条规定: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4、根据运作机制,划分的风险预警方法不包括()。
- A:黑色预警法
- B:黄色预警法
- C:蓝色预警法
- D:红色预警法
答 案:B
解 析:在我国银行业实践中,风险预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实践中,风险预警方法可以根据运作机制分为黑色预警法、蓝色预警法、红色预警法。故选B。
多选题
1、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下列贷款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再贷款的有( )。
- A:用于短期流动的贷款
- B: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
- C:为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 D:为处置金融风险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
- E: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
答 案:CDE
解 析: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三类:①为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②为处置金融风险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③用于特定目的的贷款。
2、区域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制定年度信贷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以下关于区域风险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不同区域执法及司法环境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安全
- B: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机会及贷款风险
- C: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机会及贷款风险
- D:国家对不同区域政策支持和产业引导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机会及贷款风险
- E:区域主导产业分析对制定信贷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答 案:ABCDE
解 析:A项,不同区域的执法环境和司法环境的完善程度不尽相同,对区域风险的影响也不同。B项,自然条件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它的差异性有助于判断其对区域风险的影响。C项,对信贷经营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是对区域风险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D项,通常,国家重点支持地区能够享受较多优惠政策,信贷风险相对较低。E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分析对制定信贷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