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9月23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神经性听力损失时,()。
- A:健耳同侧引不出声反射
- B:健耳对侧可引出声反射
- C:患耳同侧引不出声反射
- D:患耳对侧引不出声反射
- E:患耳同侧可引出声反射
答 案:C
解 析:神经性听力损失时,健耳的对侧或者患耳的同侧引不出声反射或者声反射阈值升高。
2、言语听觉评估中,选择声母识别可了解()。
- A:高频听力补偿效果
- B:低、中频听力补偿效果
- C:言语可懂度
- D:对不同频响声音的感知
- E:识别连续语言的能力及词语间的相互掩蔽影响程度
答 案:A
解 析:言语听觉评估中,选择声母识别可了解高频听力补偿效果。
3、()是指当耳蜗收到一个以上频率的声音刺激时,由于其主动机制的非线性活动特点,会产生各种形式的畸变,即输出能量包括输入成分以外的频率,统称为DPOAE。
- A:刺激频率诱发耳声发射
- B: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 C:自发性耳声发射
- D:电诱发耳声发射
- E: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答 案:E
4、对于言语听为计的校准,如果使用压耳式耳机(TDH系列),其言语零级的校准值应为() dB SPL。
- A:10±2
- B:20±2
- C:30±2
- D:12.5
- E:16.5
答 案:B
解 析:对于言语听力计的校准,如果使用压耳式耳机(TDH系列),其言语零级的校准值应为20±2 dB SPL。
5、脑干病变的诊断中,三项声反射异常传入病变属()病变。
- A:斜方体平面的脑干中线
- B:给声耳
- C:上橄榄复合体
- D:双侧感音神经
- E:面神经及听神经合并
答 案:E
解 析:三项声反射异常为两项交叉及一项非交叉反射异常,呈倒L式。见于:传入病变;面神经及听神经合并病变;中枢性病变;斜方体及蜗核平面的脑干中线病变,或为听神经及蜗核病变,或为上橄榄复合体病变;传出病变;严重的中耳病变。
6、Jeweet指出,当用短声刺激受试者后,从受试者头皮记录到的一组潜伏期在()以内的反应波,可能来源于脑干。
- A:5ms
- B:6ms
- C:8ms
- D:10ms
- E:12ms
答 案:D
7、下列不属于语言交际训练的是()。
- A: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理解性训练
- B:对话训练
- C:语句发音训练
- D:复述故事训练
- E:朗诵训练
答 案:C
解 析:语言交际训练包括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理解性训练和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性训练(包括对话训练、复述故事训练、朗诵训练)。
8、听觉理解与听觉察知、听觉辨别和听觉识别最大的不同是()。
- A:听觉理解仅仅是对声音本身的认识
- B:听觉理解不需要大脑对声音信号所反映的事物进行本质的认识
- C:听觉理解需要进行长期的听觉练习
- D:听觉理解需要在积淀大量的听取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 E:听觉理解不仅仅是对声音本身的认识,而且是大脑对声音信号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认识
答 案:E
解 析:听觉理解与听觉察知、听觉辨别和听觉识别最大的不同是:这个阶段不仅仅是对声音本身的认识,而是大脑对声音信号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认识。
多选题
1、( )属于线性放大公式。
- A:Berger
- B:POGO
- C:Libby
- D:Keller
- E:NAL-NL1
答 案:ABCD
2、单耳选配的原则有哪些
- A:验配言语识别率较差的一侧,这样患者更容易接受助听器
- B:验配听觉动态范围更宽的一侧,可听度和舒适度会更好
- C:一般验配听力图相对平坦的一侧。
- D:一般来说,若好耳听阈≥ 40dB HL,并且双耳听阈的差别≥ 30dB,选择较好耳。
- E:若双耳听力损失在55-80dB HL的范围,选择接近60dB HL的一侧。
答 案:BCDE
3、助听器的构成包括()。
- A:传声器(麦克风)
- B:放大器(数字处理芯片)
- C:各种控制旋钮
- D:电源
- E:受话器(耳机)
答 案:ABCDE
4、声级计中的频率计权网络有( )计权。
- A:A
- B:B
- C:C
- D:D
- E:EF F
答 案:ABC
5、下列关于降噪调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频增益太多,声音听起来刺耳
- B:高频增益太少,声音不洪亮
- C:低频增益太多,会覆盖高频影响语音的清晰、产生回音
- D:低频增益太少,声音响度不够,声音空洞
- E:MPO与UCL相关
答 案:ABCDE
6、病历档案管理的内容包括()。
- A:病历材料的归档
- B:病历材料的修改
- C:病历材料的保管
- D:病历材料的整理
- E:病历材料的利用
答 案:ACDE
7、助听器耳模的作用有( )。
- A:更稳固
- B:更美观
- C:更舒适
- D:防止声反馈
- E:改善声学特性
答 案:ACDE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