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每日一练《公司信贷》9月29日专为备考2024年公司信贷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保证合同中要明确主债务的履行期限,而抵押合同中则可不明确主债务的履行期限,只要办妥抵押手续即可。
答 案:错
解 析:抵押合同也要明确主债务的履行期限。
2、在抵押担保中,不论抵押物所产生的是天然孳息还是法定孳息,均应由抵押人收取,抵押权人则无权收取。
答 案:对
解 析:在抵押期间,不论抵押物所生的是天然孳息还是法定孳息,均由抵押人收取,抵押权人无权收取。只有在债务履行期间届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致使抵押物被法院依法扣押的情况下,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权人才有权收取孳息。在质押期间,质权人依法有权收取质物所生的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
3、从理论上来说,企业总资产利润率高于长期债务成本时,加大长期债务可以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收益,从而提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
答 案:对
解 析:当企业总资产利润率高于长期债务成本时,加大长期债务可使企业获得财务杠杆收益,从而提高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当总资产利润率低于长期债务成本时,降低长期债务的比重可使企业减少财务杠杆损失,从而维护所有者利益。
4、中间业务费的种类包括担保费、承诺费、承兑费、开证费、银行贴现利息。
答 案:错
解 析:公司信贷中的中间业务收费主要包括担保费、承诺费、承兑费、银团安排费、开证费等,费率一般以信贷业务金额为基数按一定比率计算。
单选题
1、超货币供给理论的观点不包括()。
- A:银行可以开展投资咨询业务
- B:银行应该超出单纯提供信贷货币的界限,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 C:银行不应从事购买证券的活动
- D: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货币
答 案:C
解 析:超货币供给理论认为,只有银行能够利用信贷方式提供货币的传统观念已经不符合实际,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货币,银行信贷市场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银行资产应该超出单纯提供信贷货币的界限,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如购买证券、开展投资中介和咨询、委托代理等配套业务,使银行资产经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关于公司信贷基本要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信贷产品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承兑、保函、信用证和承诺等
- B:按计算利息的周期,计息方式分为按日计息、按月计息、按季计息、按年计息
- C:广义的贷款期限通常分为提款期、宽限期和还款期
- D:利率一般有年利率、季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四种形式
答 案:D
解 析:D项,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形式。年利率也称年息率,以年为计息期,一般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也称月息率,以月为计息期,一般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也称日息率,以日为计息期,一般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
3、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最核心的内容是( )。
- A: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 B:借款人的经营状况
- C:贷款偿还的可能性
- D:借款人的财务状况
答 案:C
解 析:我国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最核心的内容即贷款偿还的可能性,主要受借款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影V向,其中还款能力占主导地位。
4、贷款发放的原则不包括()。
- A:进度放款原则
- B:适度放款原则
- C:资本金足额原则
- D:计划、比例放款原则
答 案:B
多选题
1、还款来源存在风险的预警信号有()。
- A:贷款用途与借款人原定计划不同
- B:偿付来源与合同上的还款来源不同
- C:贷款目的与借款人主营业务无关
- D:偿付来源与借款入主营业务无关
- E:借款人与其担保人所处行业相同
答 案:ABCD
解 析:银行可以通过观测贷款是否具有以下三个预警信号来判断还款来源是否存在风险,即贷款用途与借款人原定计划不同;与合同上还款来源不一致的偿付来源;与借款人主营业务无关的贷款目的或偿付来源。故A.B.C.D选项符合题意。
2、下列情况中,不得进行呆账核销的有( )。
- A:借款人或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银行债权
- B: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悬空的银行债权
- C:行政干预逃废或者悬空的银行债权
- D:银行未向借款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
- E:借款人死亡,又无其他债务承担者
答 案:ABCD
解 析: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下列债权或者股权不得作为呆账核销①借款人或者担保人有经济偿还能力,未按期偿还的银行债权;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各种形式逃废或者悬空的银行债权;⑨行政干预逃废或者悬空的银行债权;④银行未向借款人和担保人追偿的债权;⑤其他不应当核销的银行债权或者股权。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