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助听器验配师 → 2024年10月19日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0月19日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0/1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10月19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听觉发育的过程正确的是( )。

  • A:听觉识别→听觉理解→听觉察知→听觉分辨
  • B:听觉理解→听觉察知→听觉识别→听觉分辨
  • C: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识别→听觉理解
  • D: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理解→听觉识别
  • E:听觉察知→听觉理解→听觉分辨→听觉识别

答 案:C

2、()是指患者能够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

  • A:阈值判定
  • B:阈值
  • C:条件化反射
  • D:听力损失
  • E:声反射

答 案:B

解 析:阈值是指患者能够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视觉强化测听的阈值判定是指听障儿童能够听到声音并作出听觉反应的最小声音强度。

3、视觉强化测听前,如果45°入射角建立听力级声场,则声级计前部的传声器置应置于()。

  • A:参考测试点
  • B:参考测试点前1m
  • C:参考测试点后1m
  • D:参考测试点左1m
  • E:参考测试点右1m

答 案:A

解 析:视觉强化测听前,如果45°入射角建立听力级声场,则声级计前部的传声器置于参考测试点,即被试者耳部位水平位。

4、当助听器用户置身于不同的听声环境时,要求不同的助听器声学参数对其听力进行补偿,验配师应该设置()。

  • A:方向性麦克风
  • B:音量可调
  • C:多程序
  • D:反馈抑制系统
  • E:噪声抑制系统

答 案:C

5、耳蜗性损伤为主的耳聋在言语听力图中的曲线类型为()。

  • A:A型
  • B:B型
  • C:C型
  • D:D型
  • E:E型

答 案:C

6、测定RECD一般分为()个年龄段。

  • A:3
  • B:4
  • C:5
  • D:6
  • E:7

答 案:C

解 析:标准RFCD值是通过测定一群正常儿童的RECD得出的平均值,与年龄有关,一般分为以下5个年龄段,0~12个月,13~24个月,25~48个月,49~60个月以及大于60个月。

7、鼓室导抗图分型中,C型鼓室图峰压出现在()。

  • A:-100 daPa以下
  • B:-100~-50 daPa
  • C:-100~+1OO daPa
  • D:-50~+50 daPa
  • E:100 daPa以上

答 案:A

解 析:鼓室导抗图分型中,C型图:钟形,峰压出现在一IOOclaPa以下,导抗正常,为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引出。

8、耳声发射从()记录的来自耳蜗内的弹性波能量。

  • A:外耳道
  • B:鼓膜
  • C:听骨链
  • D:前庭神经
  • E:半规管

答 案:A

多选题

1、助听器耳模的作用有:

  • A:将放大的声音传至外耳道
  • B:固定助听器
  • C:改变声学效果
  • D:防止声反馈

答 案:ABCD

2、助听器耳模的作用有(  )。

  • A:更稳固
  • B:更美观
  • C:更舒适
  • D:防止声反馈
  • E:改善声学特性

答 案:ACDE

3、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以善恶进行三方面评价的总和,这三方面是指()。

  • A:心理知识
  • B:道德规范
  • C:工作规范
  • D:行为原则
  • E:行为规范

答 案:ADE

4、噪声性聋表现为双侧( )“V”形切迹。

  • A:3000 Hz
  • B:4000 Hz
  • C:5000 Hz
  • D:6000 Hz
  • E:7000 Hz

答 案:ABD

5、助听器最大声输出的选择原则是:

  • A:不用考虑患者的残留听力,功率大小是最重要的
  • B:助听器的输出不能超过不舒适阈
  • C:助听器如果调试不当,大强度的声音就会导致削峰而失真
  • D:助听器输出功率小于用户的实际需要,若将助听器输出设置得太高,就会产生失真

答 案:BCD

6、选配助听器时,除了在验配软件上要输入患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还必须输入( )。

  • A:气导
  • B:骨导
  • C:舒适阈
  • D:不舒适阈
  • E:联系方式

答 案:ABD

7、声场测试信号可以选择:

  • A:纯音
  • B:啭音
  • C:白噪声
  • D:窄带噪声

答 案:BD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