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1月6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金老师接到社区工作者打来的求助电话,称14岁少年佳佳最近经常逃学,在社区游荡。金老师让实习社会工作者小戴利用他自己也是年轻人的优势与佳佳聊聊,收集相关资料,并完成问题预估。小戴从纵向角度进行预估分析的内容是()
- A:佳佳的社交状况
- B:佳佳的就学历程
- C:佳佳的学业表现
- D:佳佳的家庭状况
答 案:B
解 析:通常,社会工作者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横向就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纵向就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发展变化的过程,包括服务对象的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中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影响事件以及服务对象曾经做过什么样的努力等。
2、根据《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各地制定司法救助具体标准应以案件管辖地上1年度()为基准。
- A:最低生活保障线
- B:最低工资标准
- C: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D:职工月平均工资
答 案:D
解 析:司法救助的标准。各地制定司法救助具体标准应以案件管辖地上1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
3、现在很多女孩子都追求骨感美,认为越瘦越美,有些女孩为了减肥每天只吃1~2个水果,甚至不吃,结果体重是下降了,甚至远远低于标准体重,但与此同时也患上了厌食症。根据( ),可以判断这是一种偏差行为。
- A:内省经验标准
- B:统计学标准
- C: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 D:行为适应性标准
答 案:B
解 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内省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和行为适应性标准,这些划分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这些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其中,统计学标准是指,与大多数人相似或一致的行为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不一致或严重偏离则会被认为是偏差或反常行为。根据统计学标准判断,过度减肥的行为属于偏差行为。
4、工作认知和专业能力体现的是社会工作者作为()的伦理责任。
- A:同事
- B:专业人员
- C:社会工作专业
- D:服务对象
答 案:B
解 析: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强调专业主义精神和为服务对象谋福祉的伦理义务。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在对工作认知、专业能力培养、服务活动开展和促进专业知识发展等各方面都承担重大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适当的工作认知;②专业能力的表现;③提供专业服务;④维持服务品质;⑤公正与服务;⑥专业知识的拓展。
5、社会工作者小林向督导老刘求助,表示在服务过程中有强烈的挫折感,反复诉说服务对象的不合作影响到了服务效果,询问应如何获得服务对象的合作,老刘想了解更多相关情况,适当的回应是( )。
- A:“你做过哪些努力让服务对象与你合作?”
- B:“是啊,很对服务对象是很难合作的。”
- C:“你应该先取得服务对象家人的支持。”
- D:“遇到这种问题真的很恼火。”
答 案:A
解 析:督导者在进行督导时要运用各种技巧。其中,展开话题的技巧包括以下几点①由常见事例开始,然后逐步发展到特殊问题②包容,督导者要保持平静,不急于采取行动,而是积极聆听并尝试了解员工提出的问题③专注聆听,督导者必须专注聆听被督导者最关注的事件,并梳理被督导者的感受,掌握被督导者最关注的事件及对事件的反映④提问,收集被督导者对某事件的反应的好办法及其所能提供的独特资料,让双方对事情有一个更清晰的看法⑤保持沉默。题中,A就运用了提问技巧。
多选题
1、中年阶段进入更年期,其会导致的行为问题包括( )。
- A:成熟稳重
- B:情绪波动
- C:性格改变
- D:心理自闭
- E:烦躁易怒
答 案:BCE
解 析:BCE
2、工伤保险待遇分为( )。
- A:视同工伤待遇
- B:工伤医疗待遇
- C:因工伤残待遇
- D:因工死亡待遇
- E:工伤救助待遇
答 案:BCD
解 析:工伤保险待遇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工伤医疗待遇;因工伤残待遇;因工死亡待遇。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工伤保险待遇的类型,了解其三种不同类型的保险待遇的类型。
3、个案工作服务中,评估常采用的方法包括( )。
- A: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 B:由社会工作者本人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 C: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 D: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
- E:由一同工作的志愿者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答 案:ACD
解 析:个案工作服务中经常采用的评估方法有:①由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②由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③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为了准确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采用多种评估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4、为了保障残疾人康复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对( )作了具体的规定。
- A:康复机构建设
- B:康复人才培养
- C:康复实施方案
- D:康复完成标准
- E:康复总体方针
答 案:ABE
解 析:《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保障残疾人康复权利的实现,《残疾人保障法》对康复总体方针、康复机构建设、康复活动开展、康复人才培养以及康复器械提供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
5、某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大明在巡视老人房间时,发现服务对象孙奶奶正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头,经询问后得知,孙奶奶昨天在房间摔了一跤,头上碰了一个包。孙奶奶担心被人笑话,嘱咐大明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根据社会工作者专业伦理难题处理原则,大明恰当的做法有()
- A:积极做好防跌倒服务
- B:嘱咐孙奶奶在房间走动要小心
- C:劝孙奶奶去医院检查
- D:提醒其他老人吸取孙奶奶的教训
- E:建议机构检查设施情况
答 案:ABCE
解 析: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差别平等、自由自主、最小伤害、生命质量、隐私保密、真诚。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