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理论知识》11月11日专为备考2024年理论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中以寄生虫污染范围最广,危害最大。()
答 案:错
解 析: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中以微生物污染范围最广,危害最大。
2、维生素D3可促进骨组织的钙化,促进和维持血浆中适宜的钙、磷浓度,满足骨钙化过程的需要。()
答 案:对
解 析:维生素D3的主要生理功能有:①促进小肠黏膜对钙吸收;②促进骨组织的钙化:促进和维持血浆中适宜的钙、磷浓度,满足骨钙化过程的需要;③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通过促进重吸收减少钙、磷的流失,从而保持血浆中钙、磷的浓度。
3、营养缺乏病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答 案:对
解 析:营养缺乏病的病因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病因指单纯营养素摄入不足;继发性病因指由其他疾病过程而引起的营养素不足。
单选题
1、食品中检出(),表示食品受到人和动物的粪便污染。
- A:布氏杆菌
- B:伤寒杆菌
- C:大肠杆菌
- D:副溶血性弧菌
答 案:C
解 析: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食品曾受到人和动物粪便的污染。
2、女性,20岁,身高160厘米,体重75千克,单纯性肥胖,在进行饮食治疗时,理性的治疗方案为每月减体重()。
- A:1~2千克
- B:5~6千克
- C:9~10千克
- D:10~15千克
答 案:A
3、单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说明了()。
- A:勇于创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 B:团结协作是成功的保证
- C:勤劳节俭是重要社会美德
- D: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答 案:B
多选题
1、下列属于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的工作内容的是()。
- A:食物选择
- B:膳食评价
- C:计划膳食
- D:膳食改善
- E:进行营养缺乏病的监测
答 案:ABCD
2、维生素A缺乏病的预防措施包括()。
- A:对易感人群进行检测
- B:多摄入胡萝素卜丰富的食物
- C:长期多量摄入维生素A制剂
- D:对维生素A缺乏地区进行营养干预
- E: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答 案:ABDE
3、老年人生理特点主要包括( )。
- A:合成代谢功能降低
- B:脂肪组织增多
- C:免疫功能减弱
- D: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 E:容易出现骨折
答 案:ABCDE
主观题
1、必需氨基酸:
答 案: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2、系统
答 案:系统是由彼此关联且与环境相关联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糖尿病
答 案: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
简答题
1、简述膨化食品的特点。
答 案:(1)膨化食品的营养成分损失少,并有利于消化吸收。由于挤压膨化过程是一个高温短时的加工过程,原料受热时间短,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受破坏程度小;挤压膨化过程使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的分子结构均不同程度发生降解。膨化操作引起的糊化后的淀粉长时间放置不会发生老化现象(即回生)。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短时间的挤压膨化,蛋白质彻底变性,形成多孔结构,使酶的作用位点增多,从而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2)品质改善而易于储存。采用膨化技术可使原本粗硬的组织结构变得松软,在膨化过程中产生的美拉德反应又增加了食品的色、香、味,因此膨化技术有利于粗粮细作,改善食用品质,使食品具有体轻、松脆、香味浓郁的独特风味。另外,膨化食品经高温高压处理,既可以杀灭微生物,又能钝化酶的活性,同时膨化后的食品水分含量降低到10%以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利于提高食品的储存稳定性。(3)工艺简单而成本低。采用挤压膨化技术加工食品时,由于在挤压加工过程中同时完成混合、破碎、杀菌、压缩成型、脱水等工序,使生产工序显著缩短,制造成本降低,同时可节省能耗20%以上。(4)食用方便且产品种类多。食品经膨化后,已成为熟食,可以直接用开水冲食,或制成压缩食品,或稍经加工即可制成多种食品看,食用方便。一般用于生产膨化食品的设备比较简单,通过改变设备部件、物料品种、水分含量和加工条件的变化,可以生产多种不同产品,同时生产效率提高,加工费用降低。(5)原料利用率高且无污染。挤压加工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生产过程中,不会向环境排放废气和废水,其原料利用率高。(6)原料适用性广。膨化技术不仅可以对谷物、薯类、豆类等粮食进行深加工,使粗粮细做,而且还能加工蔬菜、香料及一些动物蛋白。
2、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脂肪适宜摄入量为总能量的________。
答 案:20%~30%
3、婴儿配方奶粉。
答 案:婴儿配方奶粉是指参照母乳组成成分和模式对牛奶的组成进行调整,配制成适合婴儿生理特点并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制品。绝大多数婴儿配方奶是在牛奶的基础上,降低蛋白质的总量,以减轻肾负荷;调整蛋白质的构成以满足婴儿的需要,如将乳清蛋白的比例增加至60%,同时减少酪蛋白至40%,以利于消化吸收并模拟母乳增加婴儿需要的牛磺酸和肉碱;在脂肪方面,脱去部分或全部富含饱和脂肪的奶油,代之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的植物油,并调配其脂肪酸的构成和比例,使之接近母乳,以满足婴儿对脂肪酸的需要,如调整n-3和n-6系列脂肪酸的比例,并添加有助于大脑发育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使脂肪成分更接近于母乳;降低矿物质总量,调整钙/磷比例至(1.3~1.5):1,增加铁、锌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D。婴儿配方奶粉一般按容积1:4,即1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或按容量1:8配制。婴儿配方奶粉主要分为三类:起始婴儿配方,主要适用于1~6个月的婴儿;后继配方或较大婴儿配方,适用于6个月以后的婴儿,作为他们混合食物中的组成部分;医学配方,用于特殊生理上的异常所需,例如为早产儿,先天性代谢缺陷(如苯丙酮酸尿症)患儿设计的配方,对牛乳过敏儿设计采用豆基配方粉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