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二级》11月15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新生儿OAE的测试一般在出生后()开始检测。
- A:12h
- B:24h
- C:36h
- D:48h
- E:72h
答 案:D
解 析:新生儿OAE的测试一般在出生后48h开始检测。
2、在常用的降噪技术中,窄带多通道系统的带宽越窄,滤波器的延时越长。通常假设小的延时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即使是5~10ms的延时也会带来干扰,对低频较好的听力损失者尤为明显,因而采用最小延时滤波器及高取样频率(32kHz)来有效地使群延时最小,在言语频率范围内接近()。
- A:1ms
- B:2ms
- C:3ms
- D:4ms
- E:5ms
答 案:B
解 析:窄带多通道系统的带宽越窄,滤波器的延时越长。通常假设小的延时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即使是5~10ms的延时也会带来干扰,对低频较好的听力损失者尤为明显,因而采用最小延时滤波器及高取样频率(32kHz)来有效地使群延时最小,在言语频率范围内接近2ms。
3、短音和短纯音是持续时间从数毫秒至数十毫秒的纯音段。其波形由一个主瓣和若干边瓣构成,频谱有一定宽度,频率特异性好于短声,但比纯音差。这两种声音区分并不严格,有资料显示,当持续时间在()时为短音。
- A:10ms以上
- B:10ms以下
- C:12以上
- D:12ms以下
- E:15ms以下
答 案:B
解 析:短音和短纯音是持续时间从数毫秒至数十毫秒的纯音段。其波形由一个主瓣和若干边瓣构成,频谱有一定宽度,频率特异性好于短声,但比纯音差。这两种声音区分并不严格,有资料显示,当持续时间在10ms以下时为短音。
4、高强度刺激时,成人的所有反应波都在()以内出现,随着刺激强度降低,反应波的潜伏期延长。
- A:5ms
- B:10ms
- C:15ms
- D:20ms
- E:25ms
答 案:B
解 析:高强度刺激时,成人的所有反应波都在10ms以内出现,随着刺激强度降低,反应波的潜伏期延长。
5、可以在电脑上调试的助听器是
- A:手动数字助听器
- B:模拟线路助听器
- C:全数字编程助听器
- D:斯达克助听器
答 案:C
6、语音识别能力评估的第四步,在听障者理解了指导语后开始正式评估,正式评估时,应使得听障者与评估者(或评估设备)形成良好互动,精神集中在评估内容上,一般连续测试时间不宜()。
- A:少于20分钟
- B:超过20分钟
- C:少于半小时
- D:超过半小时
- E:超过1个小时
答 案:D
解 析:第四步:在听障者理解了指导语后开始正式评估,正式评估时,应使得听障者与评估者(或评估设备)形成良好互动,精神集中在评估内容上,一般连续测试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当听障者感觉疲劳时,应休息片刻后继续。测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听障者的反应,包括听障者对哪些语音识别比较犹豫,听障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等,这对结果分析和方案制定都将产生影响。
7、在助听器选配实习带教方法中,()是教师向学员示范所教授工作任务的正确步骤或做法。
- A:课堂讲授法
- B:分组讨论法
- C:角色扮演法
- D:示范操作法
- E:案例分析法
答 案:D
解 析:示范操作法是教师向学员示范所教授工作任务的正确步骤或做法。
8、儿童的自身特点有别于成人,体现为听觉系统发育程度、心理状态、视觉、智力、反应能力等方面,这决定了应对儿童言语测试内容、形式设计和测试结果记录分析等应结合内外部因素具体考虑。下列选项中属于外部因素的是()。
- A:儿童的学习能力
- B:儿童在测试过程中反应方式的设计
- C:儿童有无其他疾病
- D: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 E:儿童的年龄
答 案:B
解 析:儿童的自身特点有别于成人,体现为听觉系统发育程度、心理状态、视觉、智力、反应能力等方面,这决定了应对儿童言语测试内容、形式设计和测试结果记录分析等应结合内外部因素具体考虑。选项中属于外部因素的是儿童在测试过程中反应方式的设计。
多选题
1、下列关于角色扮演法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第一步:示范操作前的准备,展示“样品”引起学员的兴趣,对总体任务加以说明,因为示范操作的内容可能是一个总体任务中的一小部分,介绍示范操作的程序、步骤及要点
- B:第一步:说明场景,教师提供场景资料,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角色扮演,把角色扮演的内容与培训目的联系起来,为角色扮演规定时间,可使用讲义提供场景资料
- C:第一步:准备角色,根据培训目的准备角色,角色要真实,源于生活或工作,可考虑使用音像或讲义形式,准备角色分析讨论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够激发学员参与的积极性
- D:第二步:角色扮演,为参与者分配角色和任务,为其他学员分配观察任务,最好提供检查表让学员分项填写,对表演进行适时地指导或鼓励,使之正常进行,掌握时间
- E:第三步:听取参加表演学员的体会与感受,并引导其得出正确结论,把角色扮演活动与培训目的结合进行总结
答 案:BDE
解 析:角色扮演法的步骤为:第一步:说明场景,教师提供场景资料,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角色扮演,把角色扮演的内容与培训目的联系起来,为角色扮演规定时间,可使用讲义提供场景资料。第二步:角色扮演,为参与者分配角色和任务,为其他学员分配观察任务,最好提供检查表让学员分项填写,对表演进行适时地指导或鼓励,使之正常进行,掌握时间。第三步:听取参加表演学员的体会与感受,并引导其得出正确结论,把角色扮演活动与培训目的结合进行总结。
2、在声母识别分组中,相同方式、不同部位声母识别组识别的内容是同行(鼻音、塞音、塞擦音和擦音)不同列(唇音、舌尖音、舌面音和舌根音)的两个音位进行比较,如()。
- A:可识别b/d
- B:可识别d/g
- C:不识别z/zh
- D:不识别c/ch
- E:不识别s/sh
答 案:ABCDE
解 析:第4组:相同方式、不同部位声母识别组识别的内容是同行(鼻音、塞音、塞擦音和擦音)不同列(唇音、舌尖音、舌面音和舌根音)的两个音位进行比较,如可识别b/d、d/g,但不识别z/zh、c/ch、s/sh。
3、下列关于使用FONIX-7000助听器测试感应线圈灵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用FONIX-7000助听器测试系统提供的信号源,进行助听器感应线圈的测量,测试箱中有一个磁场用来模拟电话接收机的磁场,以此来测试助听器感应线圈的灵敏度
- B:可以用外部感应线圈棒(板)进行测量
- C:注意防止测试范围内来自各方面磁场的干扰,特别是来自荧光灯、电源线、显示器等产生磁场干扰测试结果
- D:测试时,将助听器和感应线圈放好,将助听器电池装好,开关设置在感应线圈挡位,并将声增益控制器开到满挡。连接助听器和耦合器,在测试范围移动并转动助听器
- E:FONIX-7000助听器测试系统用测试箱内置感应线圈电路板,可用于助听器感应线圈灵敏度的测试
答 案:ABCDE
解 析:使用FONIX-7000助听器测试系统提供的信号源,进行助听器感应线圈的测量,测试箱中有一个磁场用来模拟电话接收机的磁场,以此来测试助听器感应线圈的灵敏度。也可以用外部感应线圈棒(板)进行测量。注意防止测试范围内来自各方面磁场的干扰,特别是来自荧光灯、电源线、显示器等产生磁场干扰测试结果。将助听器和感应线圈放好,将助听器电池装好,开关设置在感应线圈挡位,并将声增益控制器开到满挡。连接助听器和耦合器,在测试范围移动并转动助听器,此时助听器会发出刺耳的声音,这就是助听器对测试环境的磁场效应。FONIX-7000助听器测试系统用测试箱内置感应线圈电路板,可用于助听器感应线圈灵敏度的测试。
4、在助听器选配后期的实习带教项目中,经过真耳分析项目实习,要求学员()。
- A:能够进行真耳分析仪器校准
- B:能够进行真耳增益曲线测试
- C:能够向听障者解释分析结果
- D:能够通过声场测试言语识别率
- E:能够进行言语评估结果记录
答 案:ABC
解 析:经过真耳分析项目实习,要求学员能够进行真耳分析仪器校准,能够进行真耳增益曲线测试,能够向听障者解释分析结果。
5、在助听器验配师培训计划编制工作程序中,模拟操作主要从()几方面来检查整个培训计划的合理性。
- A:每个培训知识点所需时间,是否符合培训计划,安排是否合理
- B:培训方式是否合理,所选择的方式是否适合此次培训
- C:涉及分组培训时,分组是否可行,人员安排是否合理及分组操作可行与否
- D:考试评估时间内容是否合理
- E:是否给予学员充分讨论和提问时间
答 案:ABCDE
解 析:模拟操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检查整个培训计划的合理性:①每个培训知识点所需时间,是否符合培训计划,安排是否合理。②培训方式是否合理,所选择的方式是否适合此次培训。③涉及分组培训时,分组是否可行,人员安排是否合理及分组操作可行与否。④考试评估时间内容是否合理。⑤是否给予学员充分讨论和提问时间。
6、下列能够导致耳蜗受损,并且可以影响耳声发射的因素有()。
- A:紧张情绪
- B:耳毒性药物
- C:传染病
- D:强噪声
- E:缺氧
答 案:BCDE
解 析:耳毒性药物、强噪声、缺氧以及传染病等导致耳蜗受损的因素,均可影响耳声发射
7、下列关于耳声发射来源于耳蜗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耳声发射的反应阈值可以低于主观听阈,且与突触传递无关
- B:用化学药剂阻断或切断第Ⅷ颅神经,此时声刺激不能引出神经反应,但仍可记录到耳声发射
- C:耳毒性药物、强噪声、缺氧以及传染病等导致耳蜗受损的因素,均可影响耳声发射
- D:诱发性耳声发射具有频率离散现象,即耳声发射的频率越高潜伏期越短
- E:外毛细胞缺失或排列紊乱时,耳声发射缺失或幅值下降
答 案:ABCDE
解 析:耳声发射来源于耳蜗:①耳声发射的反应阈值可低于主观听阈,是一种神经前反应,而且与突触传递无关。②用化学药剂阻断或切断第Ⅷ颅神经,此时声刺激不能引出神经反应,但仍可记录到耳声发射。③耳毒性药物、强噪声、缺氧以及传染病等导致耳蜗受损的因素,均可影响耳声发射。④诱发性耳声发射具有频率离散现象,即耳声发射的频率越高潜伏期越短。⑤外毛细胞缺失或排列紊乱时,耳声发射缺失或幅值下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