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11月16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主要扮演( )角色。
- A:监督者
- B:宣传者
- C:倡导者
- D:实施者
答 案:D
解 析: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主要扮演实施者角色。在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负有直接推行社会政策的责任,但与此同时,政府也可以借助其他专业团体推行社会政策。作为社会中的专业团体之一,社会工作专业就是政府推行社会政策可以借助的力量之一。
2、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伦理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价值观是一种偏好,伦理是对好坏、善恶的选择
- B:价值观关注实践的标准,伦理关注如何确定标准
- C:价值观与伦理关联紧密,二者实质上并没有差异
- D:伦理是操作层面的价值观,是实践中的行为守则
答 案:D
解 析:价值观与伦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内容,二者紧密联系但又彼此有差异。首先,价值是一种对事物的偏好或判断,它不等同于以关系建构为基础的伦理,价值观关注好坏、善恶等基本判断或选择,伦理更关注人类行为的正确与否或行为是否适当;其次,价值关注的是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确定标准,而伦理更关注在现实中如何实践价值的标准;最后尽管伦理与价值存在差异,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伦理的核心要素是善,而善恰恰又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伦理来源于价值并且与价值保持一致,伦理是操作层面上的价值,是把价值观念转变为行动的行为守则。
3、某社区内有一个青少年音乐社团,成员的服装、发型、饰品、言行均与其他同龄人明显不同,社区一些居民见到他们感到很新奇。上述情况体现出同辈群体的特点是()
- A:支配性
- B:独特性
- C:开放性
- D:平等性
答 案:B
解 析:同辈群体的特点:(1)平等性。同辈群体成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比较相近,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2)开放性。同辈群体内部不存在特别严格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在语言、方式、话题等方面都没有限制特定的形式。(3)认同性。同辈群体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对群体有较高的心理归属感和较强的认同性。(4)独特性。每个同辈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这种群体的亚文化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群体成员在语言、服饰、行为方式甚至发型等方面都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题干:成员的服装、发型、饰品、言行均与其他同龄人明显不同,社区一些居民见到他们感到很新奇,得知答案为独特性。
4、社会工作者老张正在主持一次居民会议,商量如何解决社区居民乱停车的问题。居民田阿姨首先发言,提议要处罚那些乱停车的车主,居民小梅立即表示反对。认为社区乱停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停车场地的规划不合理。老张这时应该做的是()。
- A:提出小梅的看法并不客观
- B:表明自己对这两种观点的态度
- C:让参会者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表决
- D:让参会者对这两种观点发表看法
答 案:D
解 析:在小组工作过程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是“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因此,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①主动与组员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可以运用同理心,站在组员的角度考虑问题,倾听他们的问题,并做出真诚有效的回应。②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组员间的相互回馈和关怀自然地产生信任。③寻找并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可以邀请组员分享人生经验或感兴趣的事情等。当组员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相似性时,小组的凝聚力就开始产生。④澄清组员之间的可能误解。在小组开始阶段,由于组员互相不熟悉,或不愿意与其他组员继续沟通,可能会出现一些误解。因此,要积极引导组员相互沟通并协助对方澄清误解。⑤培养组员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AB两项过多强调了社会工作者自己的观点,C项并不利于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只有D项是在创造机会让组员表达自己的想法。
5、社会工作者小关开设了一个青少年朋辈关系改善小组。经过四次小组活动,组员关系更为亲密,对小关的依赖逐渐减弱,小关也致力于提升组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能力。此时,小关的主要角色是()。
- A:促进者
- B:辅导者
- C:调解人
- D:决策者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在小组工作的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到了后期的工作阶段,组员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逐渐减弱,社会工作者逐渐退移到边缘位置。社会工作者在此阶段的责任和角色主要有:(1)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2)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3)小组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多选题
1、志愿者训练的内容包括( )。
- A:让志愿者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了解机构政策目标和理想使命
- B:通过训练提升志愿者的服务信心,帮助他们挖掘潜能,促进志愿者个人发展
- C:通过调查,使志愿者的家庭背景都最接近相同
- D:促使志愿者个人目标和机构目标达成一致
- E:对志愿者进行实务训练,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应有的水平
答 案:ABDE
解 析:ABDE
2、下列属于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标准的有( )。
- A:统计学标准
- B:心理学标准
- C:内省经验标准
- D:行为适应性标准
- E: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
答 案:ACDE
解 析: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内省经验标准、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和行为适应性标准,这些划分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深入,这些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3、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其发展分为( )等阶段。
- A:解决危机
- B:恢复期
- C:危机发生
- D:展开期
- E:危机应对
答 案:ABCE
解 析: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危机发生)、解组(危机应对)、恢复(解决危机)和重组(恢复期)。
4、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内化于社会工作者专业实践的精神标准,其主要作用有()
- A:保护服务对象权益
- B:保护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 C: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 D:促进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
- E: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答 案:ACDE
解 析: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维护社会正义。
5、注自闭症儿童的某志愿者协会目前有登记在册的志愿者70名,有2名专职社会工作者担任志愿者领导。为了提高其服务质量,督导需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的内容有( )。
- A: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 B: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 C:与自闭症儿童建立关系的技巧
- D:志愿者表彰的意义和办法
- E:志愿服务表现评估标准
答 案:ABC
解 析:志愿者训练包括知识、技巧和态度三方面的灌输和交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让志愿者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了解机构政策目标和理想使命,促进志愿者个人目标和机构目标达到一致。二是根据服务岗位的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实务训练,包括相关知识、技巧和态度,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应有的水平。三是通过训练提升志愿者的服务信心,帮助他们挖掘潜能,促进志愿者个人发展。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