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实务(初级)》11月25日专为备考2024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小王上大学后一直处于“亚心理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缺乏学习动力,他向社会工作者小李表达了希望改变目前状况的想法。为了识别影响小王当前状况的客观因素,小李适宜的提问是()。
- A:“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亚心理状态的?”
- B:“亚心理状态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 C:“你的亚心理状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D:“你觉得这种亚心理状态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中的预估。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即认识、了解问题情境中的主要因素,并对它们做深入研究。其主要包括:(1)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2)服务对象所处的环境,与其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的资料;(3)问题的发生及持续的时间;(4)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A、B、D选项是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属于主观因素。
2、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 A: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
- B:发现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 C:解决服务对象的一切困难
- D:协助服务对象制订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
答 案:C
解 析:C
3、社会工作者小王组建了一个面向独居老人的支持小组,在小组活动中,小王发现刘大爷因受到其他组员的言语攻击而烦躁不安。此时,小王首先应做的是( )。
- A:由刘大爷决定小组是否继续
- B:请刘大爷想想不被组员接纳的原因
- C:要求所有组员遵守保密原则,对组外保密
- D:调节组员间的冲突,保护刘大爷免受伤害
答 案:D
解 析:在小组带领者的呵护下,小组成员会在彼此身上发现力量并成为彼此的支持性治疗媒介。但是,小组也可能会变得有破坏性,让老年人在情绪上感到极其焦灼不安,小组成员有可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会变成实施心理虐待的“暴徒”。小组带领者要适时解决小组内的冲突,或者做出解散小组的决定。小组不应为了存在下去而无视对成员的责任。题中,小王应及时调节组员间的冲突,避免刘大爷受到伤害。
4、社会工作者小林服务的社区经常发生邻里纠纷,影响人际和谐。小林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加强社区居民沟通,调解邻里纠纷,帮助居民创造和谐的社区人际环境。在下列方法中,与该目标的达成无直接关联的是( )。
- A:组织居民间的互助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
- B:经常走访居民家庭,了解居民需求
- C:及时调解、处理邻里纠纷,避免冲突升级
- D:处理邻里冲突以后,进一步进行跟踪服务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针对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团结邻里策略进行干预,如组织多元化的活动鼓励居民参与,推动建立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基层联络网,加强邻里间的沟通,实现邻里关系的改善等。所以,ACD均属于调节邻里关系的措施,B项属于社区服务方案策划的初始阶段的任务,与调节邻里纠纷没有直接关系。故本题正确B。
多选题
1、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致力于为服务对象增能。为此,在制订服务计划时,社会工作者强调服务对象参与其中,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服务对象( )。
- A:有自我成长的机会
- B:看到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贡献
- C:有机会为解决自己的问题做出努力
- D:感觉到社会工作者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
- E:感觉到社会工作者是以问题为中心的
答 案:ABC
解 析:考点目的与目标。
2、老年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有( )。
- A:注意小组文化
- B:尊重保密权
- C:尊重自决权
- D:干预小组动力
- E:个人所负的责任
答 案:BCD
解 析:老年小组工作方法有其独特性,在老年小组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①尊重自决权;②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③尊重保密权;④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
3、当前我国儿童工作中,承担个案工作员角色的主要是( )。
- A: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
- B:教师
- C:居委会工作人员
- D:政府机构人员
- E:社会工作师
答 案:ABC
解 析:目前,我国儿童社会机构主要有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社会福利机构、社区、专业社工组织、政府机构等。这些组织中,前三个组织多以个案工作为主,其承担个案工作员角色的主要是学校的教师、辅导员、部分工作人员;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义工以及社区的工作人员。
4、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残疾人定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在范围上更显完整,基本上概括了残疾人的基本特征
- B:包含了身体上的缺陷而带来的器官的丧失或者不正常
- C:没有包含心理上的功能障碍而带来的精神和智力层面的残疾
- D:在概念运用上完全实现了由“残废”向“残疾”转型
- E:在范围界定上把部分残障人士排除在残疾人范围
答 案:ABD
解 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第二条对残疾人的定义,在范围上更显完整,基本上概括了残疾人的基本特征,对残疾人的理解上不仅包含了身体上的缺陷而带来的器官的丧失或者不正常,而且也包含了心理上的功能障碍而带来的精神和智力层面的残疾。在概念运用上完全实现了由“残废”向“残疾”转型,在范围界定上也把更多的残障人士纳入残疾人范围。
主观题
1、临时教助的范围是什么?
答 案:(1)子女就学困难的;(2)因患病或遭遇突发性意外灾害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3)因家庭生活困难换季需要救助的;(4)重大节日需要救助的;(5)因其它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大面积自然灾害需要救济的灾民不适用本办法,直接由当地人民政府制定救济方案,组织开展救灾工作。
2、 选民可否对候选人投反对票?或另选他人?
答 案:选民对候选人可以投反对票,也可以另选他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