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二级》12月3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反应波主要产生于()与听觉有关的听神经核团,被命名为听性脑干反应。
- A:脑干
- B:内耳道段
- C:颅内段
- D:岩骨内段
- E:中耳道段
答 案:A
解 析:反应波主要产生于脑干与听觉有关的听神经核团,被命名为听性脑干反应。
2、在韵母识别的4个分组中,()是指将同一个小方格内的音位进行相互比较,如识别ia/ie、ua/uo等。
- A:同一结构、不同开口
- B:不同结构、相同开口
- C:相同结构、相同开口
- D:不同结构、不同开口
- E:前鼻音与后鼻音
答 案:C
解 析:第3组:相同结构、相同开口韵母识别。这是指将同一个小方格内的音位进行相互比较,如识别ia/ie、ua/uo等。
3、语音识别能力评估的第四步,在听障者理解了指导语后开始正式评估,正式评估时,应使得听障者与评估者(或评估设备)形成良好互动,精神集中在评估内容上,一般连续测试时间不宜()。
- A:少于20分钟
- B:超过20分钟
- C:少于半小时
- D:超过半小时
- E:超过1个小时
答 案:D
解 析:第四步:在听障者理解了指导语后开始正式评估,正式评估时,应使得听障者与评估者(或评估设备)形成良好互动,精神集中在评估内容上,一般连续测试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当听障者感觉疲劳时,应休息片刻后继续。测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听障者的反应,包括听障者对哪些语音识别比较犹豫,听障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等,这对结果分析和方案制定都将产生影响。
4、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在1996年根据Bench-Kowal-Bamfod(BKB)英语句子开发了噪声下言语测试(hearinginnoisetest,HINT)的成人版测试句表,随后根据()儿童的听觉理解能力改编出儿童版本。
- A:3周岁
- B:4周岁
- C:5周岁
- D:6周岁
- E:8周岁
答 案:D
解 析:美国House耳科研究所在1996年根据Bench-Kowal-Bamfod(BKB)英语句子开发了噪声下言语测试(hearinginnoisetest,HINT)的成人版测试句表,随后根据6周岁儿童的听觉理解能力改编出儿童版本。
5、在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时,一般先给()的刺激声,记录并分析反应波波形,如果可以引出清晰的波I、波Ⅲ、波V,则降低刺激强度,降低的幅度为10~20dB,接近阈值时降低的幅度为5dB直至找到反应阈值。
- A:50dBnHL
- B:60dBnHL
- C:70dBnHL
- D:80dBnHL
- E:90dBnHL
答 案:C
解 析:在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时,一般先给70dBnHL的刺激声,记录并分析反应波波形,如果可以引出清晰的波I、波Ⅲ、波V,则降低刺激强度,降低的幅度为10~20dB,接近阈值时降低的幅度为5dB直至找到反应阈值。
6、通过对( )的设置,使助听器佩戴者能舒适的感知环境声和言语声
- A: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
- B:助听器频率
- C:助听器增益
- D:助听器功能
- E:助听器声压级
答 案:A
7、由于ABR波幅在不同个体之间变化较大,临床上考虑波幅时多以()的比值作为观察指标。
- A:波Ⅱ与波V
- B:波Ⅱ与波Ⅲ
- C:波Ⅲ与波V
- D:波I与波V
- E:波I与波Ⅳ
答 案:D
解 析:由于ABR波幅在不同个体之间变化较大,临床上考虑波幅时多以波I与波V的比值作为观察指标
8、t-ABR的反应波由()及其随后的负波构成。
- A:波Ⅰ
- B:波Ⅱ
- C:波Ⅲ
- D:波Ⅳ
- E:波V
答 案:E
解 析:t-ABR的反应波由波V及其随后的负波构成,称之为波“V-V′”。
多选题
1、在准备助听器选配实习大纲时,实习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内容包括
- A:明确职业助听器验配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
- B:掌握助听器验配流程每一个环节,掌握助听器技术的有效使用和操作,掌握助听器验配后的保养和护理,了解助听器的简单现场维修
- C:每次实习完毕填写实习报告表,每周小结实习心得,通过实习,学员应围绕每一个步骤,准确完成,并结合实习体会写出每一步骤的心得
- D:心得要求内容丰富、选材真实、条理清晰,每篇不少于500字
- E:整个实习完毕后予以总结
答 案:ABCDE
解 析:实习目的和任务包括:明确职业助听器验配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掌握助听器验配流程每一个环节,掌握助听器技术的有效使用和操作,掌握助听器验配后的保养和护理,了解助听器的简单现场维修。每次实习完毕填写实习报告表,每周小结实习心得,通过实习,学员应围绕每一个步骤,准确完成,并结合实习体会写出每一步骤的心得。心得要求内容丰富、选材真实、条理清晰,每篇不少于500字。整个实习完毕后予以总结。
2、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教学的方式有
- A:讲述教学法
- B:探究教学法
- C:练习教学法
- D:讨论教学法
- E:示范教学法
答 案:ABCD
解 析:助听器验配师培训教学的方式有讲述教学法或称讲演法、探究教学法、练习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3、以语言传递为主的助听器选配实习带教的教学形式,包括()。
- A:讲授法
- B:谈话法
- C:讨论法
- D:实验法
- E:读书指导法
答 案:ABCE
解 析: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形式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4、下列关于语音均衡式声母识别及韵母识别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语音均衡是指词表中语音出现的概率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相一致
- B:语音均衡评估使用孙喜斌教授研发的“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中的韵母识别和声母识别进行
- C:“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以幼儿“学说话”及儿童日常使用最多的词汇为文字资料,以听说复述(开放式测试)或听话识图(封闭项测试)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试
- D:“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配有测试用CD光盘及两盘供听觉学习用的VCD,既适合于幼儿的言语测听,又适用于聋儿佩戴助听器后的助听效果评估
- E:韵母识别“鼻-白-拔”中,如果让听障者找出“拔”,则“拔”为目标词,“鼻”和“白”则为陪衬词
答 案:ABCDE
解 析:语音均衡是指词表中语音出现的概率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相一致。语音均衡评估使用孙喜斌教授研发的“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中的韵母识别和声母识别进行。该词表以幼儿“学说话”及儿童日常使用最多的词汇为文字资料,以听说复述(开放式测试)或听话识图(封闭项测试)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试。“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配有测试用CD光盘及两盘供听觉学习用的VCD,既适合于幼儿的言语测听,又适用于聋儿佩戴助听器后的助听效果评估。当一个词表作为测试词时,另两个则作为陪衬词。例如韵母识别“鼻-白-拔”中,如果让听障者找出“拔”,则“拔”为目标词,“鼻”和“白”则为陪衬词。
5、下列关于耳声发射来源于耳蜗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耳声发射的反应阈值可以低于主观听阈,且与突触传递无关
- B:用化学药剂阻断或切断第Ⅷ颅神经,此时声刺激不能引出神经反应,但仍可记录到耳声发射
- C:耳毒性药物、强噪声、缺氧以及传染病等导致耳蜗受损的因素,均可影响耳声发射
- D:诱发性耳声发射具有频率离散现象,即耳声发射的频率越高潜伏期越短
- E:外毛细胞缺失或排列紊乱时,耳声发射缺失或幅值下降
答 案:ABCDE
解 析:耳声发射来源于耳蜗:①耳声发射的反应阈值可低于主观听阈,是一种神经前反应,而且与突触传递无关。②用化学药剂阻断或切断第Ⅷ颅神经,此时声刺激不能引出神经反应,但仍可记录到耳声发射。③耳毒性药物、强噪声、缺氧以及传染病等导致耳蜗受损的因素,均可影响耳声发射。④诱发性耳声发射具有频率离散现象,即耳声发射的频率越高潜伏期越短。⑤外毛细胞缺失或排列紊乱时,耳声发射缺失或幅值下降。
6、在助听器选配实习成绩评定中,优秀成绩标准为()。
- A:完全能正确地选用测试工具、设备、材料等的种类
- B:≥90%的操作步骤符合操作规程及专业标准
- C:能灵活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训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 D:操作或测试的结果正确率≥90%
- E:完全能遵守劳动纪律和实训现场的有关安全操作规定
答 案:ABCE
解 析:优秀成绩标准为:①实习期间出勤率达到100%;②完全能正确地选用测试工具、设备、材料等的种类;③能熟练操作、使用≥90%的仪器和设备;④≥90%的操作步骤符合操作规程及专业标准;⑤能灵活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训中出现的技术问题;⑥操作或测试的结果正确率≥95%;⑦完全能遵守劳动纪律和实训现场的有关安全操作规定;⑧实训记录及有关技术资料完整。
7、依据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不同,可以分为()。
- A:小功率助听器
- B:中小功率助听器
- C:中功率助听器
- D:大功率助听器
- E:特大功率助听器
答 案:ABCDE
解 析:依据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不同,分为小功率助听器、中小功率助听器、中功率助听器、大功率助听器和特大功率助听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