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12月3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测定RECD一般分为()个年龄段。
- A:3
- B:4
- C:5
- D:6
- E:7
答 案:C
解 析:标准RFCD值是通过测定一群正常儿童的RECD得出的平均值,与年龄有关,一般分为以下5个年龄段,0~12个月,13~24个月,25~48个月,49~60个月以及大于60个月。
2、自适应滤波法可以将可能发生反馈频率处的增益提高()dB。
- A:5~10
- B:10~15
- C:10~18
- D:15~20
- E:20~28
答 案:C
3、下列关于幼儿对耳模适应的谠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戴上耳模后,听障儿童出现哭闹应立即将其摘下
- B:对于接受耳模和助听器比较困难的幼儿,应将助听器和耳模进行连接,一同安装
- C:较大年龄的幼儿应让他直接佩戴助听器和耳模
- D:家长和幼儿同时佩戴助听器和耳模,让他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
- E:耳朵红肿也不用将耳模取下,习惯就好
答 案:D
解 析:如果戴上耳模后,听障儿童出现哭闹或自行将其摘下,要及时给予玩具或食物,分散他的注意力,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适应。对于接受耳模和助听器比较困难的幼儿,也可以先不连接助听器,只戴耳模,逐渐适应后再与助听器连接。较大年龄的幼儿可让他先观看其他儿童佩戴的助听器和耳模,或者家长和他同时佩戴,让他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这样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有时也确有耳模不合适的现象,因此在初戴时要经常观察耳道和耳郭皮肤的变化,如出现红肿要及时将耳模取下,进行修整。
4、若言语识别率为75%,康复级别属于( )。
- A:一级
- B:二级
- C:三级
- D:四级
- E:五级
答 案:C
5、前语言发音能力是在儿童出生后的()时间里,儿童正式说话前的各种语音发声。
- A:半年
- B:1年
- C:1年半
- D:2年
- E:2年半
答 案:C
解 析:前语言发音能力在儿童出生后的1年半时间里,儿童语言学习的另一种主要现象,指的是儿童正式说话前的各种语音发声,类似说话前的语音操练。
6、反应波主要产生于()与听觉有关的听神经核团,被命名为听性脑干反应。
- A:脑干
- B:内耳道段
- C:颅内段
- D:岩骨内段
- E:中耳道段
答 案:A
解 析:反应波主要产生于脑干与听觉有关的听神经核团,被命名为听性脑干反应。
7、下列属于助听器调节问题形成助听器反馈的是()。
- A:外耳道的自然共振
- B:耳模过小
- C:较大的高频增益
- D:麦克风某些频率的拾音灵敏度过高
- E:某些频率的声音输出过强
答 案:C
解 析: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一般高频听力损失较重,为了弥补高频听力损失,往往需要较大的高频增益,过大的高频增益会导致声反馈啸叫的产生。
8、选择声调识别或韵母识别可以了解儿童()听力补偿效果。
- A:低频
- B:中频
- C:高频
- D:低频和高频
- E:低频和中频
答 案:E
多选题
1、削峰特点是:
- A:失真小
- B:言语清晰度好
- C:削峰是指助听器声输出达到饱和声压级以前,输入声信号较小时线性放大,输入声音强度较大时,过高的输出信号部分通过削峰的方式加以限制
- D:有效避免强声对人耳的伤害
答 案:CD
2、双耳佩戴助听器的优点有()。
- A:改善噪声中言语识别率
- B:累加作用
- C:易听
- D:消除头影效应
- E:声源定位
答 案:ABCDE
3、选配助听器时,在软件上必须输入的数据有:
- A:气导
- B:骨导
- C:不舒适阈
- D:姓名、生日
答 案:ABCD
4、听力障碍者病历内容包括( )。
- A:住院病案首页
- B:病历记录
- C:各项听力检查单
- D: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 E:助听器效果评估单
答 案:ABCDE
5、助听器选择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有()。
- A:功能选择宜简不宜繁
- B:注意适应性训练及书写观察记录
- C:功能选择注重与成人的听感觉相适应
- D:了解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
- E:适用于不同环境的记忆程序设定
答 案:ABC
解 析:助听器选择操作的注意事项:功能选择宜简不宜繁。注意适应性训练及书写观察记录。功能选择注重与成人的听感觉相适应。
6、助听器的外壳上有一些功能控制按钮,包括()。
- A:音量控制
- B:电源开关
- C:程序转换
- D:T档
- E:音频切换
答 案:ABCD
7、属于耳鸣诱发因素的有:
- A:噪声
- B:耳毒性药物
- C:一些传染病,例如流感、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
- D:全身系统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
答 案:AB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