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2月1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2月10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2/1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2月10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食物成分表2002》中的食物编码有6位,代表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是后3位。()

答 案:对

解 析:《食物成分表2002》中采用的6位数字编码方法,前两位是食物类别的编码,第三位数字是食物的亚类编码,最后三位是食物在亚类中的排列序号。

2、运动饮料是正常人群的最佳饮品。()

答 案:错

解 析:运动饮料是职业运动员和健身人群的最佳饮品。

3、尿中17-酮类固醇的测定可用浓盐酸作为尿液的防腐剂。(  )

答 案:对

4、氨基酸评分法在考虑到食物蛋白质消化率的基础上,对食物蛋白质的质量进行了评价。()

答 案:错

解 析:氨基酸评分方法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食物蛋白质的消化率。

单选题

1、儿童是对碘缺乏敏感的人群,除必需使用含碘强化盐外,还建议经常安排()。

  • A:海产品
  • B:淡水鱼
  • C:奶类
  • D:豆类

答 案:A

解 析:海产品是主要的含碘较高的食物。

2、肉毒毒素的毒性属于(  )。

  • A:胃脏毒性
  • B:肝肾毒性
  • C:心肺毒性
  • D:神经毒性

答 案:D

3、下列水果中VC含量最高的是( )。

  • A:柠檬
  • B:山楂
  • C:桔子
  • D:猕猴桃

答 案:D

4、地中海膳食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 A:富含植物性食物
  • B:每餐后吃新鲜水果
  • C:红肉摄入量高
  • D:习惯饮用葡萄酒

答 案:C

解 析:地中海膳食模式”是地中海沿海国家的膳食模式,它有4个特点:即食用橄榄油;食用大量新鲜蔬菜;食海鲜食品,少食红肉;饮红葡萄酒。

多选题

1、缺铁性贫血时可参考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

  • A:红细胞压积
  • B:血红蛋白
  • C:原嘌呤
  • D:总铁结合力
  • E:血清铁

答 案:ABDE

2、下列关于食用油的熔点和消化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不饱和脂肪和长链脂肪含量高的脂肪熔点越高,越不容易消化
  • B:熔点低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可达97%~98%
  • C:不饱和脂肪和短链脂肪含量高的脂肪熔点越低,越不容易消化
  • D:熔点高于体温的脂肪消化率达90%左右
  • E:动物脂肪的熔点要比植物脂肪的熔点高

答 案:BDE

3、下列关于膳食史法说法正确的有()。

  • A:采用膳食史法可更加全面地了解居民膳食的摄入情况
  • B:可以进行具有代表性膳食模式的调查
  • C:不影响被调查者的膳食习惯和进餐方式
  • D:可适用于大样本量的调查,费用低,使用人力低
  • E:膳食史法调查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不高

答 案:ABCD

解 析:膳食史法调查不可以将调查表发给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对调查员的要求较高。

4、维生素B1主要存在()食物中。

  • A:动物的肝脏
  • B:肉类
  • C:豆类
  • D:挂面
  • E:全麦面包

答 案:ABC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家庭中可使用哪些方法来预防或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答 案:预防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针对引起腐败变质的各种因素而采取各种合理的加工处理和食品保藏措施。家庭常用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方法有冷藏、加热、盐腌和干燥、酸渍和酸发酵等。(1)冷藏。即使用冰箱保藏食品,对食品质量影响不大且相对安全。低温可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降低化学反应速度。食品冷藏方法可分为冷却和冷冻两类。冷却是指使食品温度适当降低(一般降至0℃~4℃)的保藏方法(即普通冰箱的冷藏室),而冷冻则是指在0℃以下使食品冻结的保藏方法(即普通冰箱的冷冻室)。
(2)加热。食品加热至60℃以上即属于热处理。如63℃30min的传统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见致病菌,同时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结构和营养素,多用于鲜奶、啤酒、酱油和某些饮料的杀菌。食品热处理最常用的温度100℃(即煮沸,以常压下水沸为标志),可消除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同时也是习惯上认为食物生熟的界限温度。100~121℃属于高温杀菌,必须借助高压方可达到,多用于家庭制作罐头等需长期无菌保藏的食品。家庭食品加热处理除传统烹调外,还可使用微波加热和电磁炉等。微波属于高频电磁渡,其加热的特点是使食品内水分子产热,故升温快且受热均匀,杀菌效果好(如大肠杆菌15s可全部杀灭),营养素损失少,且节省能源,通用予水分分布均匀食品的加热和再加热。但应注意加热温度太高和时间太长可产生一些有毒性的化学物,反复加热的煎炸油中禽大量的过氧化物、低分子分解产物、脂肪酸的二聚体和多聚体等有害物质。
(3)盐腌和干燥盐腌保藏食品使用的食盐浓度应达到10%以上,并应注意在盐渍初期要严防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盐腌后加以干燥处理可加强其防腐作用,如香肠、腊肉等。干燥后的食品也应注意密闭包装或低温保存,防止吸水。
(4)酸渍或酸发酵酸渍指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其醋酸浓度达到1.7%以上(pH值2.5以下)。醋发酵主要指利用乳酸杆菌等微生物进行的乳酸发酵和醋酸发酵(如酸泡菜、酸奶等),可抑制大多敷庸败菌的生长。

3、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答 案: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