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2月12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2月12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2/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2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灵芝多糖具有抗肿瘤的功能。( )

答 案:对

2、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一般是能量、水分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

答 案:错

解 析: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一般是能量含量较低,水分、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

3、在食谱编制过程中,除要求保证营养平衡外,还要考虑就餐对象的饮食习惯和经济条件.( )。

答 案:对

解 析:暂无

4、只要消化功能正常的病人就可以吃普食。( )

答 案:错

解 析:暂无

单选题

1、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的皮褶提起点在右肩胛骨()处。

  • A:下角下方1cm
  • B:下角下方2cm
  • C:上角下方1cm
  • D:上角下方2cm

答 案:A

解 析:肩胛下角皮褶厚度测量时,在右肩胛骨下角下方1cm处,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

2、上述案例中利用了()。

  • A:氮平衡原理
  • B:氨基酸平衡原理
  • C:蛋白质互补原理
  • D:营养均衡原理

答 案:C

解 析:因为面粉中赖氨酸较低,和牛肉一起食用可以提高食物的蛋白质生物价。

3、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中国营养学会()年正式公布的。

  • A:2008
  • B:2005
  • C:1997
  • D:1995

答 案:A

解 析:中国营养学会受卫生部委托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于2008年元月15日由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向社会发布。

4、在制定中小学生食谱时,应充分考虑优质蛋白质的供应,使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占膳食总蛋白质的()以上。

  • A:50%
  • B:20%
  • C:40%
  • D:30%

答 案:A

解 析: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应占膳食总蛋白质的一半以上。

多选题

1、钙的良好来源是()。

  • A:酸奶
  • B:小虾
  • C:豆类
  • D:绿色蔬菜
  • E:苹果

答 案:ABCD

2、下列属于佝偻病临床表现的是()。

  • A:方颅
  • B:肋串珠
  • C:鸭步
  • D:手足镯
  • E:骨质疏松

答 案:ABD

3、钙在人体内有哪些生理功能(  )。

  • A:抗氧化作用
  • B:构成骨骼和牙齿
  • C:参与甲状腺素合成
  • D:促进某些酶活性
  • E:维持正常视觉

答 案:BD

4、食品卫生理化指标中常用的重金属指标主要有()。

  • A:银
  • B:铅
  • C:汞
  • D:砷
  • E:铜

答 案:BCD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皮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之一,请简述上臂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的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答 案:(1)测量方法: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
②测试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骨鹰嘴连线中点处。
③用左手拇指和食、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下皮组织夹提起来。
④在该皮褶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把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使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要连续测3次,记录以毫米(mm)为单位,精确到0.1mm。
(2)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自然站立,肌肉不要紧张,体重平均落在两腿上。
②把皮肤与下皮组织一起夹提起来,但不能把肌肉提夹住。
③测量者每天工作开始前,及时从仪器箱中取走皮褶厚度测量计;每天工作完成后,装入皮褶厚度测量计盒中,并放入仪器箱中保存。

3、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哪些呢?

答 案: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和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前者由基本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成。后者是指运用格式化的健康体检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进行的周期性健康检查的结果记录。(1)基本资料。基本资料一般包括:①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身份证号码及家庭住址等。②健康行为资料。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饮食习惯、运动、精神状态评价等。③生物学基础资料。指体重、血压、血型等指标。④临床资料。如主诉、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个人史(药物过敏、月经生育史等)、各种检查结果、心理评估等资料。(2)问题目录。所记录的问题指的是过去影响过、现在正在影响或将来还要影响病人健康的异常情况。可以是明确的或不明确的诊断,可以是无法解释的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结果,也可以是社会、经济、心理、行为问题(如失业、丧偶等)。问题目录常以表格形式记录,将确认后的问题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编号记入表中。分主要问题目录和暂时性问题目录,前者多指慢性问题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后者只列出急性问题。问题目录常置于健康档案之首,以使医生对病人的情况一目了然。
(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问题描述即将问题表中的每一问题依序号顺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如病人的主诉、症状、病史等;O代表客观资料,如实验室检查以及病人的态度、行为等;A代表评估,完整的评估应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愈后等;P代表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每一问题都有一相应的计划。包括诊断计划、治疗计划、病人指导等。问题进展记录也采取SOAP方式,对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依照进展情况加以记录。若某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诊断名称时,则将该问题更正,并将最新资料添入各问题SOAP内;如在追踪中发现新问题,则在进展记录中添加新的问题及编号。
(4)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体征、检验、用药、行为等的动态观察。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