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公共营养师 → 2024年12月19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2月19日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2/19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公共营养师每日一练《三级》12月19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膳食纤维是植物的不可食部分,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无益处。()

答 案:错

解 析:膳食纤维是植物的可食部分,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对人体有健康意义。

2、一般食物营养素的保留率表示为ARF,重量保留率表示为WRF。()

答 案:错

解 析:一般食物营养素的保留率表示为VRF和重量保留率表示为WRF。

3、烹饪中最好选用发烟温度高、煎炸过程中烟点变化缓慢的油脂。 ( )

答 案:对

4、膳食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个体的生活习惯。( )

答 案:错

单选题

1、维生素A缺乏不容易引起的健康问题为()。

  • A:夜盲症
  • B:生长发育迟缓
  • C:早产儿溶血
  • D:容易感染
  • E:毛囊角化

答 案:C

解 析:维生素E缺乏可引起早产儿溶血。

2、营养教育的特点是(  )。

  • A:仅传播营养知识
  • B:改善个体的膳食行为
  • C:多途径,低成本,覆盖面广
  • D:仅针对临床病人开展的教育

答 案:C

3、下列有关氟的食物含量,一般来说,其正确说法为()。

  • A:海洋动物<陆地动物
  • B:植物食品<动物食品
  • C:海水食品<淡水食品
  • D:红肉动物>海鱼类

答 案:B

解 析:一般情况下,动物性食品中氟高于植物性食品,海洋动物中氟高于淡水及陆地食品,鱼(鲱鱼28.50mg/kg)和茶叶(37.5~178.0mg/kg)氟含量很高。

4、()缺乏可以影响性成熟。

  • A:铁
  • B:维生素C
  • C:维生素D
  • D:锌

答 案:D

解 析:人体缺锌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不良、性成熟推迟等。

多选题

1、增加膳食纤维的途径包括了()。

  • A:多吃粗杂粮
  • B:多吃全谷类食物
  • C:水果蔬菜连皮连子吃
  • D:食物多样化
  • E:按照食品标签,选择高膳食纤维食品

答 案:ABCDE

2、煎、炸、炒食物对食物的影响包括()。

  • A:对维生素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 B:蛋白质因高温而严重变性
  • C:可能产生丙烯醛
  • D: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
  • E:碳水化合物可部分水解

答 案:ABCD

3、维生素C缺乏常见症状有()。

  • A:头发脱落
  • B:牙龈出血
  • C:皮下出血
  • D:疲倦
  • E:关节肿胀

答 案:BCDE

4、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会影响()生理现象。

  • A:便秘
  • B:脑垂体分泌
  • C:大肠发酵
  • D:胰岛素调控
  • E:血糖

答 案:ACDE

简答题

1、下面是公共营养师采用对某机关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况进行的膳食调查后填写的食物量登记表。
(1)计算11月15日就餐人日数。 (2)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

答 案:(1)早餐餐次比=43200÷(43200+76800+28800)=29.03%; 中餐餐次比=76800÷(43200+76800+28800)=51.61%; 晚餐餐次比=28800÷(43200+76800+28800)=19.36%; 就餐人日数=60×29.03%+80×51.61%+45×19.36%=67人日。 (2)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kcal)=实际消耗量÷总人日数=(43200+76800+28800)÷67=2220.9kcal。

2、家庭中可使用哪些方法来预防或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

答 案:预防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针对引起腐败变质的各种因素而采取各种合理的加工处理和食品保藏措施。家庭常用的食品保藏和加工方法有冷藏、加热、盐腌和干燥、酸渍和酸发酵等。(1)冷藏。即使用冰箱保藏食品,对食品质量影响不大且相对安全。低温可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和降低化学反应速度。食品冷藏方法可分为冷却和冷冻两类。冷却是指使食品温度适当降低(一般降至0℃~4℃)的保藏方法(即普通冰箱的冷藏室),而冷冻则是指在0℃以下使食品冻结的保藏方法(即普通冰箱的冷冻室)。
(2)加热。食品加热至60℃以上即属于热处理。如63℃30min的传统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见致病菌,同时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结构和营养素,多用于鲜奶、啤酒、酱油和某些饮料的杀菌。食品热处理最常用的温度100℃(即煮沸,以常压下水沸为标志),可消除绝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同时也是习惯上认为食物生熟的界限温度。100~121℃属于高温杀菌,必须借助高压方可达到,多用于家庭制作罐头等需长期无菌保藏的食品。家庭食品加热处理除传统烹调外,还可使用微波加热和电磁炉等。微波属于高频电磁渡,其加热的特点是使食品内水分子产热,故升温快且受热均匀,杀菌效果好(如大肠杆菌15s可全部杀灭),营养素损失少,且节省能源,通用予水分分布均匀食品的加热和再加热。但应注意加热温度太高和时间太长可产生一些有毒性的化学物,反复加热的煎炸油中禽大量的过氧化物、低分子分解产物、脂肪酸的二聚体和多聚体等有害物质。
(3)盐腌和干燥盐腌保藏食品使用的食盐浓度应达到10%以上,并应注意在盐渍初期要严防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盐腌后加以干燥处理可加强其防腐作用,如香肠、腊肉等。干燥后的食品也应注意密闭包装或低温保存,防止吸水。
(4)酸渍或酸发酵酸渍指用醋酸或食醋浸泡食品,其醋酸浓度达到1.7%以上(pH值2.5以下)。醋发酵主要指利用乳酸杆菌等微生物进行的乳酸发酵和醋酸发酵(如酸泡菜、酸奶等),可抑制大多敷庸败菌的生长。

3、(3)请回答:将总交换份分配到三餐中各为多少份?如何分配?

答 案:一日三餐按30%、35%、35%分配能量,早、中、晚各餐应占的交换份数为:早餐21×30%≈6份;午餐21×35%≈8份;
晚餐21×35%≈7份。
其中:早餐谷类3份,豆乳类2份,蔬菜0.5份;油脂0.5份;
午餐谷类4份,瘦肉类2份,蔬菜水果1份,油脂1份;
晚餐谷类3份,乳类1.5份,蔬菜水果2份,油脂0.5份。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