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人员每日一练《银行管理》12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银行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受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
答 案:对
解 析:《信托法》第16条,受托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被宣告破产而终止,信托财产不属于其遗产或者清算财产。
2、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时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8%。()
答 案:错
解 析: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时资本充足率应不低于10%。
3、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相互促进,推动了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
答 案:对
解 析: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相互促进,推动了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4、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以制度形式明确赋予内部审计部门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限。()
答 案:对
单选题
1、再贷款是()对金融机构的贷款。
- A:中国人民银行
- B:中国工商银行
- C:中国进出口银行
- D:财政部
答 案:A
解 析:再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也称中央银行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故本题选A
2、下列关于违约损失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违约损失率是债务人一旦违约将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
- B:违约损失率是针对交易项目一各笔贷款而言的
- C:违约损失率决定了贷款回收的期限
- D:违约损失率与关键的交易特征有关
答 案:C
解 析:从贷款回收的角度看,违约损失率决定了贷款回收的程度,而不是期限。
3、不良贷款是银行信用风险最直接的体现,根据相关规定,不良贷款率不得高于()。
- A:2%
- B:3%
- C:5%
- D:8%
答 案:C
解 析:不良贷款是银行信用风险最直接的体现,也是银行发生损失最频繁、最集中的领域。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的规定,不良贷款率是指不良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不得高于5%。
4、()一般是开证行在受益人当地的代理行。
- A:托收行
- B:付款行
- C:委托行
- D:通知行
答 案:D
解 析:通知行一般是开证行在受益人当地的代理行。通知行与开证行是委托代理关系。通知行接受开证行指示.及时传递信用证并证明其真实性,此外,并不承担任何责任
多选题
1、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主要包括()
- A: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
- B:客户身份识别工作
- C: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 D:建立监督机构
- E:定期检查制度
答 案:ABC
解 析: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报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2、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三),某银行总行为将在11月22日进行的全行计算机系统升级做准备,调整了系统参数,使得该行全国范围内的数个营业网点出现系统故障,业务停办五个半小时,给客户和该行自身造成了损失,下列关于该银行风险管理应注意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案例是操作风险引起的业务中断风险
- B:该银行应注意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
- C:该银行应当制定针对社会公众、媒体、股东、客户等相关各方的预案
- D:该银行应该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10日内,将事件及处置情况上报银保监会
- E:该银行应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答 案:ABCE
解 析:根据《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具体分析如下: A项,业务中断或系统失灵导致的损失属于操作风险的损失事件。 B项,第四十七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开展业务连续性计划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验证业务连续性资源的可用性,提高运营中断事件的综合处置能力。 C项,第七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制定针对社会公众、媒体、股东、客户等相关各方的预案,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披露信息,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D项,第八十条规定,按照属地监管原则,银保监会派出机构在商业银行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将事件及处置情况上报银保监会处置工作小组。事件报告至少包括:事发银行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现象、影响范围和程度、已采取的措施等。银保监会处置工作小组应当将重大以上运营中断事件上报银保监会运营中断事件处置领导小组。 E项,第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