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三级》12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作为听诱发电位的一种,ASSR测试的临床操作步骤与()测试时很多方面完全相同,入对病人的要求、皮肤的准备、电极的连接、耳机的放置等,不同之处在于测试软件方面的差异,主要有滤波的设置,刺激声、测试结果判定等。
- A:TEOAE
- B:ABR
- C:OAE
- D:AABR
- E:DPOAE
答 案:B
2、新生儿能否引出声反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探测音质
- B:探测音色
- C:探测内容
- D:探测颇率
- E:探测音量
答 案:D
解 析:新生儿能否引出声反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探测频率。当探测音频率在220~226Hz时,很大一部分新生儿的声反射阈会升高或出现声反射消失。以高频纯音作为探测音时,声反射引出率有所提高且声反射阈有所降低。新生儿同侧声反射比对侧声反射更具有参考价值。
3、在七个反应波中,()最稳定,也是波幅最高的波,来源于下丘及外侧丘系上方。
- A:波Ⅰ
- B:波Ⅱ
- C:波Ⅲ
- D:波Ⅳ
- E:波Ⅴ
答 案:E
4、于3岁以上儿童,通过()评估听障儿童中低频语音感知及听觉识别能力,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A:数字识别
- B:声调识别
- C:语音识别
- D:声母识别
- E:韵母识别
答 案:E
解 析: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言语听觉评估,其语音识别分为韵母识别和声母识别。韵母是汉语的主要语音成分,每个音节都离不开韵母,韵母也可以独立成为音节并在音节长度和语音能量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通过韵母识别评估听障儿童中低频语音感知及听觉识别能力,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5、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言语听觉评估,其语音识别的声母频谱范围()以上。
- A:300Hz
- B:500Hz
- C:1000Hz
- D:2000Hz
- E:3000Hz
答 案:E
解 析:声母频谱范围3kHz以上,还较韵母频率高,听障儿童的听力损失高频显著着居多。
6、超强心形的方向性指数为()。
- A:0dB
- B:4.8dB
- C:6.0dB
- D:5.7dB
- E:11.4dB
答 案:C
7、健听儿童( )岁时开始出现语音意识。
- A:半岁
- B:1岁
- C:2岁
- D:2~3岁
- E:4岁
答 案:D
8、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言语听觉评估,()为无语言听障儿童提供了听觉评估途径。
- A:自然环境声识别
- B:语音识别
- C:数字识别
- D:单音节词(字)识别
- E:短句识别
答 案:A
解 析:对于3岁以上儿童的言语听觉评估,自然环境声识别为无语言听障儿童提供了听觉评估途径,每种音响都有其特定的主频范围。
多选题
1、听力下降按病变部位分可分为( )。
- A:传导性耳聋
- B:感音神经性耳聋
- C:混合性耳聋
- D:突发性耳聋
- E:波动性耳聋
答 案:ABC
2、助听器最大声输出的选择原则是:
- A:不用考虑患者的残留听力,功率大小是最重要的
- B:助听器的输出不能超过不舒适阈
- C:助听器如果调试不当,大强度的声音就会导致削峰而失真
- D:助听器输出功率小于用户的实际需要,若将助听器输出设置得太高,就会产生失真
答 案:BCD
3、患者李某,发现佩戴助听器后,自己说话的声音大,像在桶里一样,我们在调试时应该( )。
- A:降低整体增益
- B:降低高频增益
- C:降低低频增益
- D:打通气孔或增大通气孔直径
- E:以上均不是
答 案:CD
4、在工作中对听障者的诊治、听力检测给音、耳模取样、助听器验配和调试操作的后要按照规程进行,正确的做法是()。
- A:不走捷径
- B:不图省事
- C:听力检测省略
- D:不怕麻烦
- E:简单快速
答 案:ABD
5、音位分为( )。
- A:音阶
- B:元音
- C:辅音
- D:音节
- E:音素
答 案:BC
6、关于助听器部件的检查方法,正确的是()。
- A:将万用表调到电压挡,用表笔检查受话器的两极,如果出现喀喀声,说明受话器损坏
- B:将万用表调到电压挡,用表笔检查受话器的两极,如果出现喀喀声,说明受话器没有损坏
- C:用万用表电阻1 k挡,将正、负表笔同时接触传声器两端,并向传声器吹口气,如果万用表针大幅度回摆,说明传声器失灵
- D:用万用表电阻1 k挡,将正、负表笔同时接触传声器两端,并向传声器吹口气,如果万用表针大幅度回摆,说明传声器完好
- E:用注射器将无水酒精注入音量电位器细小缝隙内,反复旋转,如果仍不能使音量电位器功能改善,说明音量电位器损坏
答 案:BDE
7、下列哪些是自动增益控制系统中重要指标()。
- A:启动时间
- B:压缩拐点
- C:恢复时间
- D:压缩比
- E:斜率
答 案:ABCD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