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每日一练《社会工作实务(初级)》1月7日专为备考2025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打击拐卖妇女犯罪活动是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举措。某区实施多部门合作,开展“打击拐卖妇女犯罪专项行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参与其中。下列工作中,属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工作职责的是()。
- A:解救被拐卖的妇女
- B:为受害妇女进行全面体检
- C:加大打击犯罪力度
- D:为受害妇女提供创伤辅导
答 案:D
解 析:ABC三项都不符合社工的工作内容,只有D项符合题意。
2、班主任向社会工作者小姚反映,学生小华最近数学成绩下滑,常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小姚通过小华的描述了解到,小华因在数学课上睡觉,老师很生气,对他说,你这是什么态度,根本不像个学生,干脆收拾东西回家吧。他现在很不喜欢上数学课。针对上述情况,小姚在介入时首先应关注的焦点问题是( )
- A:小华的优势潜能
- B:老师的教育方式
- C:小华的学习兴趣
- D:老师的教学方法
答 案:B
解 析:社会工作者通过小华了解到其目前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原因是因为老师教育方式的问题,故介入的焦点是老师的教育方式。故选B。
3、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的年龄段是( )。
- A:3~12岁
- B:6~16岁
- C:6~18岁
- D:5~16岁
答 案:B
解 析:B
4、在某少年宫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小刘,为一些存在亲子冲突的家庭设立了亲子平行沟通小组。以下表格所列的小组活动计划中,与父母组的“分析聆听的障碍”活动相对的应该是子女组的( )活动。
- A:学习做个好孩子
- B:建立同辈群体支持
- C:学习同理的表达
- D:学习表达的技巧
答 案:D
解 析:亲子沟通平行小组是亲职教育服务中的一种新形式。它可以定义为两个分开但同时进行的小组,通过联合活动改善亲子关系。在这一活动中,通常训练的内容有沟通技巧、环境设计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等。我们在家长组分析聆听的障碍时,需要的是培养孩子表达的技巧。故选D。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儿童小组工作中的亲职教育服务。首先,考生需要了解亲职教育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角色扮演,工作原理;其次,考生需要对儿童小组工作有所了解。最后,考生需要熟悉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多选题
1、小贝夫妻俩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一直磕磕碰碰。小贝总是抱怨自己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感到很累;丈夫则认为有了孩子之后小贝变得婆婆妈妈,爱抱怨。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帮助小贝学习母亲角色
- B:帮助小贝丈夫学习父亲角色
- C:帮助小贝夫妻俩形成家庭规则
- D:帮助小贝夫妻俩调整夫妻角色
- E:帮助小贝夫妻俩回忆之前的幸福时光
答 案:ABD
解 析: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小贝夫妻俩处于学前子女家庭阶段,此时的任务和要求是:学习父亲和母亲的角色;调整夫妻的关系。故选ABD。
2、以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焦点和目标作为划分的标准,可以将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内容分为( )的服务。
- A:改善亲子关系
- B:改善夫妻关系
- C:改善家庭与社区关系
- D:改善社会关系
- E:改善家庭与家庭关系
答 案:AB
解 析:以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焦点和目标作为划分的标准,对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内容进行分类,它主要包括两大类①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指以父母亲和子女关系的改善为服务焦点,并且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家庭社会功能为目标而开展的各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②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即家庭社会工作的服务活动的焦点集中在家庭夫妻关系的改善上的服务活动。
3、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起步比较晚,依据家庭服务关注的焦点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等类型。
- A:家庭的救助和帮扶
- B: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 C: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 D:改善家庭健康状况的服务
- E:改善家庭安全意识的服务
答 案:ABC
解 析:依据家庭服务关注的焦点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我国的家庭服务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家庭的救助和帮扶、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等。
4、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为辖区内的失独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提供服务。根据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适宜的做法包括()。
- A:指出家庭成员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 B:观察失独家庭的日常生活,在家庭生活场景中评估其需要
- C:评估失独家庭成员能力和不足,设计有效的服务介入计划
- D:只关注失独家庭成员目前的需要,重点解决其当前的问题
- E:从失独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着手,把握家庭成员的真实需求
答 案:BCE
解 析:本题考查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有:(1)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既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目前需要,也要关注受助家庭成员的长远需要。(2家庭处境化原则。家庭处境化原则假设家庭是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场景。只有建立在家庭自然生活场景中的观察和评估,才能准确把握家庭成员的真实需求,并且提供符合实际家庭处境的解决方案。(3)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家庭成员的自信心和独立性。(4)家庭个别化原则。家庭个别化原则认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
主观题
1、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需要哪些证件?
答 案:(1)户籍证明城镇非农业户籍证明。(2)职工单位证明退休人员由社保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其他从业人员由所在单位工会、人事(劳资)部门出具证明。(3)残疾证明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及复印件。(4)劳动能力认定证明因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有关部门进行劳动能力认定、鉴定。(5)退休证明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6)离婚证明离婚人员提供离婚协议书或法院判决书。(7)赡养关系证明有子女的老年人应提供子女的收人证明。(8)失业证明领取失业救济金人员应提供领取失业救济证明。(9)下岗证明下岗人员应提供劳动部门颁发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就业优惠证》或半年以上不在岗工作的证明。(10)"三无"人员的定期救济审批手续。(11)18周岁以上在校学生学籍证明。(12)申请就业情况证明由街道或区劳动保障部门签署意见的《申请低保人员就业认定表》等相关材料。(13)迁移证明动迁户提供有关迁移材料。
2、 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社区委员会成员时,可否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几名监票人?
答 案:可以设立流动票箱。每个票箱必须有三名以上监票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