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助听器验配师 → 2025年01月13日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

2025年01月13日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

2025/01/1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助听器验配师每日一练《基础知识》1月13日专为备考2025年基础知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音调的分解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调语言的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标志
  • B:汉语中并非所有字都有声调
  • C:声调和音节具有相互依存性
  • D:一个音节的长度,常常相等或相似于它的声调的长度
  • E:从一种声调变为另一种声调,必然也是从一个音节变为另一个音节

答 案:B

2、骨架式(框架式)耳模类似于壳式耳模,但无耳甲中心部分,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可把壳式耳模的中心部分掏空,只保留其边缘骨环,嵌入耳甲腔中。这样,既减轻了耳模的重量,又减少了耳模与()接触的面积,因此便提高了佩戴耳模的舒适度。

  • A:耳轮
  • B:耳道
  • C:耳郭
  • D:耳甲中心
  • E:耳甲腔

答 案:C

解 析:骨架式(框架式)耳模‌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其设计特点是没有耳甲中心部分,通过将壳式耳模的中心部分掏空,只保留其边缘骨环,嵌入耳甲腔中。这样的设计不仅减轻了耳模的重量,还减少了耳模与耳郭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佩戴耳模的舒适度。

3、描述非周期性声信号的数学工具是()。

  • A:三角函数
  • B:正余弦函数
  • C:拉氏变换
  • D:傅氏变换
  • E:傅氏级数

答 案:D

解 析:对于非周期性声信号,同样可以通过频谱分析来测定其频率成分。一种能够分析某个复合声的频率成分的数学方法,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傅立叶变换,也称为频谱分析。

4、鼓室盖的厚度,个体差异较大,一般约()。

  • A:3mm
  • B:4mm
  • C:1mm
  • D:2mm
  • E:2.5mm

答 案:D

解 析:鼓室盖的厚度,个体差异较大,一般约为2mm。

5、2-3kHz的纯音变化不明显,高于此频率范围,纯音的音调随声强的(),而低于此频率范同纯音的音调随声强()。

  • A:增高而增高、降低而降低
  • B:增高而降低、降低而增高
  • C:增高而增高、增高而降低
  • D:增高而降低、增高而增高
  • E:增高而增高、增高而增高

答 案:C

解 析:Stevns早年的音调实验结果表明音调还随着声音强度的变化而变化。2-3kHz的纯音交化不明显,高于此频率范围纯音的音调随声强的增高而增高,而低于此频率范围纯音的音调随声强增高而有所降低。

6、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 B: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
  • C: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 E:歌手在舞台上大声卖力歌唱

答 案:C

解 析: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不符合题意;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描述说话时响度小,不符合题意;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同,不符合题意;歌手在舞台上大声卖力歌唱,表示的是音量的大小,与音调无关,不符合题意

7、各种形状的、大小不一的耳喇叭(ear-trumpet)、说话管(speakingtube)和号角(horn)等集声器装置出现在()。

  • A:19世纪初期
  • B:19世纪中期
  • C:19世纪后期
  • D:20世纪前期
  • E:20世纪中期

答 案:A

解 析:人们尝试着使用兽角、贝壳等作为集声器,但更为有效的集声器应属19世纪初出现的各种形状的、大小不一的耳喇叭(eartrumpet)、说话管(speakingtube)和号角(horn)。

8、内耳道长约()。

  • A:0.5cm
  • B:1cm
  • C:1.5cm
  • D:1.8cm
  • E:2cm

答 案:B

解 析:内耳道长约1cm。

多选题

1、颞骨嵌于()之间,参与组成颅中窝与颅后窝,与大脑、小脑及颅内的许多重要神经血管关系密切。

  • A:额骨
  • B:蝶骨
  • C:鼻骨
  • D:顶骨
  • E:枕骨

答 案:BDE

解 析:颞骨嵌于蝶骨、顶骨和枕骨之间。

2、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含有以下几种基本能力()。

  • A:语句流畅
  • B:口语理解
  • C:数字运算和空间关系
  • D:联想记忆
  • E:知觉速度和一般推理

答 案:ABCDE

解 析:语言学的观点认为,有声语言是人类最有效的交际工具,但它同时又是智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斯顿(Thurstone,1938)根据实际智力测验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人类的智力组成中包含有七种基本能力:口语理解(verbal comprehension,简称V)属理解口语含义的能力;语句流畅(word fluency,简称W)属迅速语文反应能力;数字运算(number,简称N)属迅速正确计算能力;空间关系(space,简称S)属方位辨识及空间关系判断能力;联想记忆(associative memory,简称M)属两事联结的机械式记忆:知觉速度(perceptual speed,简称P)属凭视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一般推理(general reasoning,简称R)属根据经验能做出归纳推理能力。

3、看话也称唇读,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在噪声和混响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看话对于元音可以感知的是()。

  • A:舌位高度
  • B:发音位置
  • C:时间信息
  • D:发音方式
  • E:声带振动

答 案:ABC

解 析:看话对于元音可以感知情况如下。①舌位高度:这与开口大小、下颌运动有关。②发音位置:这与口形、唇形、舌位有关。③时间信息:可有一些信息,但不确切。看话对于辅音可以感知位置信息,可见构音器官前部的发音。发音方式不易感知。声带振动无法感知。

4、关于耳模的声学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佩戴助听器后耳道的容积变小,听力障碍者自己说话的声音随着颅骨振动传入容积变小的耳道内,产生了低频共振,增加了低频声音的强度会使患者觉得自己说话变调
  • B:声孔的选择茌助听器的选配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合适的声孔不仅可以提高助听器佩戴的舒适度,还可以改善音质
  • C:声音可以直接通过较大的通气孔进入耳道,而且没有衰减是导致患者觉得声音过大的原因
  • D:耳模所选用的通气孔与助听器的增益不相适应时会产生啸叫效应
  • E:阻尼子离鼓膜越远,越容易受潮,被耵聍损坏,因此临床在耳模上的阻尼处理较少

答 案:BE

解 析:患者佩戴助听器后耳道的容积变小,听力障碍者自己说话的声音随着颅骨振动传入容积变小的耳道内,产生了低频共振,增加了低频声音的强度会使患者觉得自己说话变调c通气孔的选择在助听器的选配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个合适的通气孔不仅可以提高助听器佩戴的舒适度,还可以改善音质。声音可以直接通过较大的通气孔进入耳道,而且没有衰减是导致患者觉得声音过大的原因。耳模所选用的通气孔与助听器的增益不相适应时会产生啸叫效应。阻尼子离鼓膜越近,越容易受潮,被耵聍损坏,因此临床在耳模上的阻尼处理较少。

5、口腔下颌骨通过下颌关节的(),实现张口和闭口等动作,并能控制口腔的开度。

  • A:前后活动
  • B:开闭活动
  • C:左右活动
  • D:上下活功
  • E:伸缩活动

答 案:ABC

解 析:口腔骨架由颌骨构成。颌骨有上颌骨和下颌骨之分。上颌骨是固定的,下颌骨通过下颌关节的开闭活动、前后活动和左右活动,实现张口和闭口等动作,并能控制口腔的开度。

6、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的振动是受迫振动
  • B: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波动也立即停止
  • C: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 D:质点振动的方向并不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 E:横波和纵波的区别在于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

答 案:ACDE

解 析:波的传播伴随有能量的传递一处质点振动引起周围质点振动,振动质点具有能量,因此波的传播伴随有能量的传递。要想维持振动的传播,必须有提供能量的来源—波源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媒质分子的振动方向扣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称为纵波,媒质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传播的是凸起、凹下或密集、稀疏的状态,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动而迁移。

7、以下状态哪些声门是闭合的()。

  • A:正常呼吸
  • B:深呼吸
  • C:假声说话
  • D:正常说话
  • E:声带闭合

答 案:CE

解 析:声带位于喉腔内,下接气管,左右两边各有开片,为富有弹性的纤维质薄膜。声带一端的勺状软骨运动时引起声带的开闭。声带之间的部分称为声门要在吸气的时候,声带开放。在说话时,声带的后端开始闭合,而声带的中部随着从肺部来的气流的压力大小而开闭。当气管内的压力变大时,声带被冲开;而当气流冲出后,声带上下的压力得以平衡,声门又关闭。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