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财会类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 → 2025年01月31日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

2025年01月31日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

2025/01/3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1月31日专为备考2025年风险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

答 案:对

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2、黄金是外汇储备资产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黄金价格的波动被归类为商品价格风险

答 案:错

3、由于商业银行类型不同客户基础不同,一般来说,大型银行的负债比例中值在50%左右。

答 案:错

4、商业银行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试,采用定性方法,测算在特定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各类信贷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

答 案:错

解 析:商业银行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测算在特定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各类信贷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单选题

1、20世纪70年代,商业银行进入( )。

  • A: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 B: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 C: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 D: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答 案:A

解 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20世纪60年代,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3)20世纪70年代,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选项A正确);(4)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2、商业银行通常将特定时段内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  )作为核心资金,为贷款提供金融来源。

  • A:平均存款
  • B:平均贷款
  • C:期望存款
  • D:期望贷款

答 案:A

解 析:商业银行通常将特定时段内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平均存款作为核心资金,为贷款提供金融来源。

3、巴塞尔协议Ⅱ明确指出,实施()的银行必须单独进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  

  • A:损失分布法
  • B:内部评级法
  • C:打分卡方法
  • D:标准法

答 案:B

解 析:巴塞尔协议Ⅱ明确指出银行必须建立良好的压力测试程序并定期进行压力测试,以反映各种经济环境改变的情景对信贷资产组合的不利影响,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单独进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

4、在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下列风险类别中,最具有系统性风险特征的是()  

  • A:市场风险
  • B:信用风险
  • C:声誉风险
  • D:操作风险

答 案:A

解 析:由于市场风险主要来自所属经济体,因此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难以通过在自身经济体内分散化投资完全消除。

多选题

1、商业银行面临的国别风险存在于()经营活动中。  

  • A:设立境外机构
  • B:由境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
  • C: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授信
  • D:代理行往来
  • E:国际资本市场业务

答 案:ABCDE

解 析:国别风险存在于授信、国际资本市场业务、设立境外机构、代理行往来和由境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外包服务等经营活动中。

2、2021年2月8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四项基本原则,下列表述恰当的有()  

  • A: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管理风险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
  • B: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 C:有效性原则明确了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及子公司
  • D: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 E:全覆盖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恢复形象为声誉管理最终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

答 案:ABD

解 析:《声誉风险办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 (1)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 (2)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3)全覆盖原则明确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各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覆盖各部门、岗位、人员和产品,覆盖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同时应防范第三方合作机构可能引发的对本机构不利的声誉风险,充分考量其他内外部风险的相关性和传染性。 (4)有效性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修复形象为最终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及时高效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应对、高效处置声誉事件,及时修复机构受损声誉和社会形象。 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既通用于不同类型机构,又为各家机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效声誉风险管理留出空间,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