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2月19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对下面这首新诗思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三代(臧克家)
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埋葬。
- A:诗中“洗澡”一词,使人联想到孩子的稚气,刻画了孩子无忧无虑,亲近泥土的形象。
- B:“流汗”一词是农民辛勤劳动形象的表现,然而“汗滴禾下土”的结果未能使他们摆脱贫困,不禁使人为之不平,为之叹息。
- C:“爷爷在土里埋葬”这一结局与一般人归宿无不一致,然而此时此景,此情此理,却让人在同情之余又若有所思。
- D:诗里既有诗人对农民的同情,更有对农民的礼赞。诗人感慨无限又深藏不露,下笔简捷质朴又内涵深厚。
答 案:A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 B:这些年来,他多次看到那些信誓旦旦的人物,一遇危难,就甩开朋友,甚至落井下石。
- C:去年海淀区的六所学校申报高中示范校获得批准,今年又有四所学校申报,真是蒸蒸日上,形势喜人。
- D:他这个人急公好义,性情耿直,见到一些低俗、丑陋的事情,绝不轻易放过,不可愤世嫉俗了。
答 案:A
解 析:A项功亏一篑: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B项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含褒义。C项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不适合用于此处。D项愤世嫉俗: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不可愤世嫉俗用法错误。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睚眦必报、耳濡目染、恪守不渝、鸣金收兵
- B:目不暇接、残羹冷炙、芳草萋萋、休戚相关
- C:不堪之论、姹紫焉红、亲密无间、礼尚往来
- D:毁誉参半、诲人不倦、疾风劲草、危如累卵
答 案:C
主观题
1、“董生勉乎哉”是什么意思?第一二段都用这句话作结尾,其寄托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答 案:“董生勉乎哉”意为:董生你努力吧!第一段:希望董生到燕赵之地后有人欣赏他、重用他,表达的是祝愿之情;第二段:担心燕赵之地风俗变化,民风不古,无人赏识董生,表达的是忧虑之情。
2、孔子的话表明了他对晏子“事三君”有怎样的看法?
答 案:孔子让弟子记住这些话,晏子是用一种忠心来服侍百个君主。表明了他对晏子“事三君”的赞同。
3、把文中括号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案:推测王先生的意思,难道是喜爱别人的优点,以至于虽然只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连带重视他的故迹吗?也许想推广他的事迹,来勉励那些求学的人吧。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污垢、长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
请你以“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简答题
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