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2月20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如今“崩科”难以大量建造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建筑工艺失传
- B:建造成本过高
- C:建材质量下降
- D:自然灾害减少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崩科”大量消耗木材,对高原地区林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也不满足高烈度区抗震设防要求,因此如今不再大量建造。
2、关于南极洲自然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南极洲任一位置来看世界其他大洲均位于南部
- B: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没有裸露的地面
- C:世界绝对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 D:南极大陆经常吹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答 案:C
3、巴特位于戴维斯站()。
-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地球与地图知识。戴维斯站的纬度接近70°S,经度接近75°E,霍巴特的纬度接近45°S,经度接近150°E,故霍巴特位于戴维斯站的东北方向。
4、“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全球变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大力修建风力发电厂
- B:普遍使用沼气
- C:广泛使用制冷设备
- D: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以及大量砍伐森林和垦荒活动,使得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增强,引起“全球变暖”,因此D选项正确。
5、下列反革命政变由汪精卫发动的是()。
- A:“中山舰事件”
- B:“马日事变”
- C:“四·一二”政变
- D:“七·一五”政变
答 案:D
主观题
1、把图2.8.1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入下面的空格上。
A______洲;B______洲;C______洋;D______洋;E______洋;F______站;G______站;H______站。
答 案:南美;大洋;太平;印度;大西;长城;中山;昆仑
2、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图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A_______气候,B________气候,C______气候。
(2)A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流域,此自然带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
(3)在B气候条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_____。与它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是____气候。
(4)C气候类型的形成终年盛行______风,在西欧______流对它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与C气候类型同自然带而名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答 案:(1)热带雨林;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2)亚马孙河;猩猩、河马 (3)常绿、硬叶、叶面有蜡质、根系深;亚热带季风
(4)西;北大西洋暖;温带季风
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在世界历史的当前时刻,几乎每个国家都必须在有待抉择的生活方式之间进行挑选。这种挑选却不是惯常自由的挑选。
一种生活方式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它突出地表现在自由制政府、代议制度、自由选举、对个人自由的保障、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和免于政治压迫的自由。
一种生活方式则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的。它所依靠的是:恐惧和压迫,报纸和广播受到控制,事先安排好的选举和个人自由的压制。
材料二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1947年美国总统致国会的咨文
回答:
(1)这是哪个总统的咨文?
(2)材料二中列举的“两种生活方式”指什么?
(3)该咨文认为“两种生活方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实际又是怎样?
(4)材料二体现的政策叫什么?其本质和目的何在?
答 案:(1)杜鲁门。 (2)社会制度,第一种指资本主义制度,第二种指社会主义制度。 (3)第一种“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第二种“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强加于多数人为基础。”这不符合实际,实际正好相反。
(4)杜鲁门主义。它公开声称要干涉世界各国内政,旨在确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4、读下列三处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地均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其中甲处所在国家有_______河流经,该国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处所在国家境内的大洲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一。
(3)丙处所在国家的农业发达,主要经济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工业中心在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乙处旅游景观破坏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1)湄公河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2)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北美洲到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程。(3)棉花、黄麻、茶叶班加罗尔。(4)地处热带沙漠,昼夜温差大、风力强,风化、侵蚀强烈。本题通过景观图的判读,确定各旅游胜地所在国家,重点考查东南亚、南亚、北非地区主要国家的基本国情,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及各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该处景观为柬埔寨的吴哥窟,柬埔寨有湄公河流经,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10月因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雨季,11月至翌年5月受东北季风影响,干燥少雨为旱季,特征是全年高温,分雨季旱季。 (2)根据景观判断为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头脑中要想到埃及的地图轮廓。该国境内东北部有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在世界交通中具有重要意义。
(3)丙处景观为印度的泰姬陵,该国农业发达,人均耕地面积大,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水热充足。粮食作物有水稻,经济作物有黄麻、棉花、茶叶等。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中心主要在班加罗尔。
(4)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是重要旅游胜地,但由于地处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因此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所以破坏严重。
5、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D点的日期是()。
(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向()逐渐扩大。
(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
(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向()逐渐移向()。
答 案:(1)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
(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
(4)赤道、南、南回归线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