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2月2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理化综合》

2025年02月23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理化综合》

2025/02/2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理化综合》2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理化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X和Z分别组成原电池的两极,X都是原电池的正极;把X、Y、Z分别浸入盐酸,只有Z被盐酸溶解。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是()。

  • A:X、Y、Z
  • B:Y、Z、X
  • C:X、Z、Y
  • D:Z、Y、X

答 案:D

2、下列气体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是()  

  • A:
  • B:
  • C:CO
  • D:

答 案:C

解 析:CO吸进肺里,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随血液流遍全身。而且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缓慢约3600倍。因此,CO一经吸入,即与氧气争夺血红蛋白,同时由于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会妨碍氧合血红蛋白的正常解离,使血液的携氧功能发生障碍而造成机体缺氧。

多选题

1、某溶液中有NH4+、Mg2+、Al3+、Fe2+等4种离子, 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 微热并搅拌, 再加入过量的盐酸, 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NH4+
  • B:Mg2+
  • C:Fe2+
  • D:Al3+

答 案:AC

主观题

1、工业上用焙烧NaHCO3的方法生产纯碱(Na2CO3)。现有17.5g的NaHCO3样品,加热分解完全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2.24L。写出NaHCO3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此NaHCO3样品的纯度。

答 案:NaHCO3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2.24L,其物质的量为0.1mol,故加热完全分解的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为16.8g,此NaHCO3样品的质量为17.5g,所以此NaHCO3样品的纯度为16.8g/17.5g×100%=96%。

2、一绝缘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在一质量m=0.08kg、长度l=0.4m的均匀金属棒中心,整个装置处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0.5T,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现使一电流流过金属棒,已知电流大小I=3A,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 (1)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2)平衡后细绳中张力的大小及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

答 案:.(1)金属棒所受安培力为F=BIL=0.6N,根据左手定则知,方向水平向右。 (2)金属棒所受重力为G=mg=0.8N平衡后,安培力与重力的合力与绳中张力等大反向,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绳中张力大小为

填空题

1、如图5—12所示,一质量M=90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质量m=10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400m/s射入木块但未穿出。在此过程中,子弹和木块间的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为______,摩擦力对子弹所做的功为______,因摩擦力做功而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  

答 案:72J;-792J;720J

2、FeCl3溶液中先通入过量的SO2,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说明SO,具有()性。

答 案:BaSO₄;还原

解 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的知识点。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可用氯化钡检验生成的硫酸根。

简答题

1、如图11-28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相互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相距20cm,质量为0.1kg的金属棒ab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导轨接有一阻值为R=1.5Ω的电阻,使导轨形成闭合电路.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1T若ab的电阻为0.5Ω,其他电阻不计,现用一外力使ab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0.5m/s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所加外力与ab运动速度v及外力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 (2)当t=2s时外力的大小. (3)当t=2s时,电路的磁通最变化率. (4)若用一额定功率P=8×10-4W的发动机牵引ab,则品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多大?此时感应电流的功率和电路的热功率各多大?

答 案:

2、如图1—15所示,两根轻质细杆AC、BC用铰链固定在墙上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支架,在C处挂一盏吊灯。已知AC=1.2m,BC=2m,吊灯重200N。求杆AC和BC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 案:取C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绳子的拉力FT=G,AC杆的拉力FNl和BC杆的支持力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