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财会类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 → 2025年03月20日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

2025年03月20日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

2025/03/20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风险管理》3月20日专为备考2025年风险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  )

答 案:对

解 析:信用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声誉风险通常会影响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

2、验证的流程和结果应得到独立于验证设计和实施部门之外的部门审阅。( )

答 案:对

3、银行业协会的市场约束作用体现在,通过制定自律性行业原则,在稳健做法方面达成一致意见并公开发布,促使银行类金融机构规范地开展经营活动。

答 案:对

解 析:市场约束参与方及其作用:银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自律性行业原则,在稳健做法方面达成一致并公布,促使银行机构规范地开展经营活动。

4、在负债管理上,国内商业银行尚未经历真正意义上的脱媒,负债来源直接来自企业和个人。

答 案:对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应急机制中预警信号的是()  

  • A:资产规模急剧扩张
  • B:银行股票价格大幅上涨
  • C:银行评级下调
  • D:资产质量恶化

答 案:B

解 析:预警指标是应急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预警指标是对流动性危机不同阶段的预警信号,一般是预先选定的。以下是一些示例性的预警信号: ①银行收入下降。②资产质量恶化。③银行评级下调。④无保险的存款、批发融资或资产证券化的利差扩大。这是国外大型银行常使用的另一个触发指标。⑤股价大幅下跌。⑥资产规模急速扩张或收购规模急剧增大。⑦无法获得市场借款。  

2、某中小型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则该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为()    

  • A:143%
  • B:257%
  • C:133%
  • D:342%

答 案:C

解 析: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可用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20/90=133%

3、以下不属于国别风险的是( )。

  • A:政治风险
  • B:操作风险
  • C:转移风险
  • D:货币风险

答 案:B

解 析: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商业银行债务,或使商业银行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商业银行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国剐风险的主要类型包括转移风险、主权风险、传染风险、货币风险、宏观经济风险、政治风险、间接国别风险七类。

4、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压力测试治理结构,下列应当负责制定压力测试政策的是()  

  • A:高级管理层
  • B:董事会
  • C:股东大会
  • D:监事会

答 案:A

解 析: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压力测试治理结构,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当承担压力测试管理的最终责任。监事会(监事)应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压力测试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高级管理层应当制定压力测试政策: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审议压力情景设定,定期组织开展压力测试,评估压力测试结果对银行的影响,制订和落实风险改进措施,将压力测试结果运用到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决策中。

多选题

1、2021年2月8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四项基本原则,下列表述恰当的有()  

  • A: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管理风险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
  • B: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 C:有效性原则明确了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及子公司
  • D: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 E:全覆盖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恢复形象为声誉管理最终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

答 案:ABD

解 析:《声誉风险办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管理"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项重要原则: (1)前瞻性原则重点强调树立以预防为主的声誉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加强研究,防控源头,定期对声誉风险管理情况及潜在风险进行审视,提升声誉风险管理预见性。 (2)匹配性原则要求机构进行多层次、差异化的声誉风险管理,与自身规模、经营状况、风险状况及系统重要性相匹配,并结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变化适时调整。 (3)全覆盖原则明确以公司治理为着力点,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覆盖各业务条线、所有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覆盖各部门、岗位、人员和产品,覆盖决策、执行和监督全部管理环节,同时应防范第三方合作机构可能引发的对本机构不利的声誉风险,充分考量其他内外部风险的相关性和传染性。 (4)有效性原则指出,声誉风险管理以防控风险、有效处置、修复形象为最终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及时高效的风险防范及应对处置机制,确保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应对、高效处置声誉事件,及时修复机构受损声誉和社会形象。 四项原则从工作实际出发,统领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任务,既通用于不同类型机构,又为各家机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有效声誉风险管理留出空间,体现了务实为本、解决问题、面向未来的监管理念。  

2、根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下列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中,不得进行批量转让的有()  

  • A:信用卡透支
  • B:已核销的账销案存资产
  • C:经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资产
  • D: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资产
  • E:合同中有限制转让条款的资产

答 案:ACDE

解 析:下列不良资产不得进行批量转让: 1、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资产; 2、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计划的资产; 3、国防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资产; 4、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 5、在借款合同或担保合同中有限制转让条款的资产; 6、国家法律法规限制转让的其他资产。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