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艺术概论》3月23日专为备考2025年艺术概论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荷花水鸟图》是清初著名画家()(别号“八大山人”)的代表之一。
- A:郑板桥
- B:朱耷
- C:任伯年
- D:吴昌硕
答 案:B
2、宋代著名画作《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者是()
- A:赵信
- B:苏轼
- C:范宽
- D:王希孟
答 案:D
解 析:《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该作主要取景地是庐山和鄱阳湖。
3、世界文化遗产泰姬陵位于()。
- A:柬埔寨
- B:缅甸
- C:越南
- D:印度
答 案:D
主观题
1、绘画作品: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答 案:(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所有以这个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这幅画是达·芬奇直接画在米兰一座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的。(2)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逾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做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惑不解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入不安之中。 (3)这幅画的构图并不复杂,基本上是在一条直线上穿插变化的,但单纯中见丰富。画家把13个人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区别又有絮密联系,既突出了耶稣的主要形象,又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画家把耶稣安排在既是画面中心,又是视觉中心的位置,用背景中大门的透光,更加清楚地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和天花板的处理采取平行透视,都集中地消失在耶稣的形象上,这一切很自然地把观众的视线首先吸引到耶稣身上。这幅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
2、电影艺术:《罗生门》
答 案:《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代表作品,1950年摄制。影片围绕一宗杀人案展开,三个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而说谎,一位旁观的樵夫也为私利而不愿说出真相。简单的情节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性中存有深暗、丑陋的一面,有些人为了掩饰自己的丑陋,不惜扭曲事实、嫁祸于人。影片剖开了人性的阴暗面,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影片以不同的拍摄机位、运动节奏展开对不同人物的描述,有效地表现出各自的心理活动。影片表现三个当事人与樵夫时使用了明显不同的手法:表现当事人时选择主观的视点,呈现了貌似真实的情境;表现椎夫时则有意拉开摄影机与人物的距离,形成似乎客观的情境。演员表演充满了力与情的冲突。整部影片显现出黑泽明浓郁粗犷的独特艺术风格。
3、戏剧作品:《茶馆》
答 案:(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满族,北京人。话剧《茶馆》是其代表作之一。一个大茶馆展示一个小社会,一台三幕话剧,讲述的是旧中国的历史变迁。40多位演员用他们的欢笑和泪水,演绎着用眼泪写出的旧时代里黑暗的一页,把一幅沾满了人世沧桑的老北京历史民俗画卷展示在观众的面前。这部话剧由老舍编剧,焦菊隐、夏淳导演,首演于1958年3月。(2)老舍的《茶馆》是中国当代戏剧舞台上首屈一指的杰作,其突出之处在于,通过“茶馆”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表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的变迁。《茶馆》描写了三个时代旧北平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人像展览式的“浮世绘”。《茶馆》三幕分别选取“戊戌变法”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三个社会生活画面,一方面描绘了北平风俗的变迁,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三个旧时代的共同特点——政局混乱。老舍选取“茶馆”作为剧本的场面背景颇具匠心,他避开了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描绘,只是描述这些历史事件在民间的反响,将之化人日常生活之中,发挥了作家熟稔旧北平社会生活与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优势。短短三幕戏,塑造了几十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概括了五十多年的历史,谱写出史诗性的画卷,显示出老舍高超的艺术功力与艺术才能。 (3)在结构上,《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图卷戏”。《茶馆》创造了戏剧艺术民族化的典范,形成了中国话剧的演剧学派,无论从剧作、导演,还是从表演领域来看,《茶馆》都是新中国戏剧创作中的杰作。
论述题
1、阐述艺术思维所包含的3种基本方式及其特性。
答 案:(1)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 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它是以具体的、整体性的形象为思维材料所进行的复杂心理活动。形象思维具有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整体性等特点。 (2)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维方法。艺术创造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同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中共同起作用,二者可以相互补充和促进。 (3)灵感。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内,突然出现精神高度亢奋、思维极为活跃的特殊心理现象,呈现为远远超出平常水准的创作冲动和创作能力,艺术构思或传达通过顿悟获得飞跃。灵感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的特征。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艺术典型。
答 案:(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2)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社会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是艺术典型塑造的起点,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3)鲁迅笔下的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他是中国南方农村无数破产农民中的一个,性格非常矛盾,盲目自大却又自轻自贱.蛮横霸道却又懦弱胆小,渴望革新却又狭隘守旧。鲁迅用许多情节塑造出了这一个活灵活现的独特个体。阿Q这种心理超越了阿Q个人,成为整个民族心理的象征,即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是人们不断欺骗自己来获得虚幻满足,从而忍受压迫的奴隶心理。不仅阿Q是这样,他身边的人无论是贫民还是地主也都如此,组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形象体系。故事发生在清末一个封闭落后的农村,这一时代和地点也非常典型。一方面,它是具体的一个村落和一段时间,生活着一群麻木愚昧的村民;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的缩影,代表了大多数未曾觉悟的国民。典型环境与阿Q这一典型形象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社会状况和中国的国民性,对我们了解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有极大的帮助。
3、结合作品论述艺术典型的含义及其特点。
答 案:(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本质意义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 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2)典型是优秀艺术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尤其在叙事性艺术作品中,塑造出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艺术典型,要求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和深刻把握是塑造艺术典型的重要条件;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简答题
1、举例说明,艺术批评有怎样的功能?
答 案:(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金圣叹通过对《水浒传》的细致分析,给予极高评价。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创作产生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以书信的方式对一些剧作家和小说家的作品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促进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 (3)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许多艺术接受者正是通过艺术批评对作品产生了鉴赏的兴趣或加深了认识,从而有助于艺术的传播和鉴赏。(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鲁迅等左翼人士通过尖锐深刻的艺术批评同反动文人做斗争,领导进步文艺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