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3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改革措施主要包括()
- A: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
- B: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 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城市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读图1,如果N是北极点,判断Q点在P点的
- A:正西方向
- B:正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东南方向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地图上地理方向的判读等知识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据此可判断Q点在P点的东南方向。
3、图3-5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市规划建设一家化工企业和一个火电厂的方案图,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比较合理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答 案:A
解 析:该题考查的是影响工业布局的环境因素。火力发电厂污染大气,此类产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化工厂对水体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大,应布局在区内河流的下游处。A选项正确。
4、主动改善中美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美国总统是()。
- A:杜鲁门
- B:尼克松
- C:肯尼迪
- D:里根
答 案:B
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
- A:中法战争以后
- B: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 C:戊戌变法之后
- D:义和团运动之后
答 案:B
解 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的时间跨度大,解题时应注意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洋务运动期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主观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交战集团的最初组成如何?大战期间不同集团的成员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答 案:(1)最初组成:同盟国集团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协约国集团包括英国、俄国、法国。(2)成员变化:①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集团;塞尔维亚、比利时等加入协约国集团。②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后来加入协约国集团;日本、美国也先后加入协约国集团。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示意的农业区(M)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L湖为该省级行政区最大的淡水湖。
(1)简析M地成为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R河流图示河段的流向与主要补给水源。
(3)简述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
答 案:(1)(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接近水源区,水源较充足。(2)大致由东北流向西南;湖泊水。(3)环境问题:人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湖泊水质下降;土壤次生盐碱化
3、简述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答 案: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均在这个时期发明和被广泛使用,并传到了欧洲等地,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欧洲人使用活字排版印刷早了400多年;我国宋代指南针已经普遍用于航海,后来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十二气历”早于英国800年;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准确计算出一年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几乎相同,但早于现行公历300年;火药在宋元时代被广泛用于军事,传到欧洲后,启发了近代化学的产生。这些均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水平遥遥领先于世界,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进步。中国古代文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
4、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西气东输线路依次(自西向东)经过()、()、()、()、()、()等6个省区。
(2)图中①—②—③自然植被类型呈现()—荒漠草原—()的变化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3)关于图中③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答 案:(1)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2)草原、荒漠、水分
(3)C
(4)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植被稀疏。
(5)有利影响:对东部地区,可以减轻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5、把图1.6.1中6个字母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填写在下面空格上。
答 案:降水;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