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导游资格证每日一练《政策与法律法规》4月12日专为备考2025年政策与法律法规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客运经营者应当为旅客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答 案:对
解 析:《道路运输条例》第35条规定,客运经营者应当为旅客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故本题正确。
2、当前,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是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的首要任务。
答 案:对
解 析:加强宪法实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而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是形成高效法治实施体系的首要任务。
3、旅行社应当与通过其取得导游证的导游订立不少于1个月期限的劳动合同。()
答 案:对
解 析:《导游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旅行社应当与通过其取得导游证的导游订立不少于1个月期限的劳动合同,并支付基本工资、带团补贴等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4、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双方共同承担。()
答 案:错
解 析:合同编第59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请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故本题错误。
5、对于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地方特色食品,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答 案:错
解 析:《食品安全法》第29条规定,对地方特色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后,该地方标准即行废止。故本题错误。
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关于旅游投诉处理中的和解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投诉人与被投诉人自行和解的,应当将和解结果告知旅游投诉处理机构
- B: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应当核实和解情况并予以记录
- C:和解记录应由双方当事人、投诉处理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 D:旅游投诉达成和解的,可以免除对被投诉人违法行为的处罚
答 案:D
解 析:《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第23条规定,在投诉处理过程中,投诉人与被投诉人自行和解的,应当将和解的结果告知旅游投诉处理机构;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在核实后应当予以记录并由双方当事人、投诉处理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故选D。
2、《旅行社条例》规定,旅行社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其主要负责人在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被吊销之日起( )内不得担任任何旅行社的主要负责人。
- A:1年
- B:5年
- C:3年
- D:2年
答 案:B
解 析:《旅行社条例》第六十四条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的,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经营活动;旅行社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其主要负责人在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被吊销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旅行社的主要负责人。
3、设立社应当加强服务网点的管理,对服务网点实行管理不包括()。
- A:统一财务
- B:统一管理
- C:统一咨询
- D:统一人事
答 案:D
解 析:设立社应当加强对服务网点的管理,对服务网点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财务、统一招徕和统一咨询服务规范。
4、《旅行社条例》对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要求的质量保证金是()
- A:20万
- B:10万
- C:120万
- D:60万
答 案:A
解 析:《旅行社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 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存入质量保证金20万元;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增存质量保证金120万元。
5、《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寺观教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印、发送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 A:不得
- B:可以
- C:视情况
- D:必须
答 案:B
解 析:《宗教事务条例》第45条第1款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和寺观教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编印、发送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故选B。
多选题
1、在民航运输中,旅客随身携带的物品或者托运行李的毁灭、遗失或者损坏完全是由于行李本身的()造成的,航空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 A:质量
- B:缺陷
- C:形状
- D:功能属性
- E:自然属性
答 案:ABE
解 析:《民航法》第125条规定,旅客随身携带物品或者托运行李的毁灭、遗失或者损坏完全是由于行李本身的自然属性、质量或者缺陷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故选ABE。
2、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应包括()内容。
- A:对文化形态形成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现状、鲜明特色、文化内涵与价值的描述和分析
- B:保护区域范围及重点区域,区域内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物保护单位、相关实物和重要场所清单等
- C: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保护内容、保护方式等
- D:保障措施及保障机制
- E:财务数据和经济指标
答 案:ABCD
3、下列各项中,属于绝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选项包括()。
- A: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 B:违反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 C: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 D: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 E:行为人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答 案:ABCD
解 析:依据《民法典》第153、第154条规定,绝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②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③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E选项属于可以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故选ABCD。
4、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等。
- A:姓名
- B:出生日期
- C:籍贯
- D:身份证件号码
- E:行踪信息
答 案:ABDE
解 析:《民法典》第1034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因此,籍贯不属于法定的能够识别特定自然人的信息,故选ABDE。
5、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还应当向旅游者告知下列事项( )。
- A:旅游者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的情形
- B: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C:旅游者依法可以减免责任的信息
- D: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
- E: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告知的事项
答 案:ABDE
解 析:旅行社还应当向旅游者告知下列事项:①旅游者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的情形;②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③旅行社依法可以减免责任的信息;④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告知的事项。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