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4月17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年04月17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04/1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17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 A:《时务报》
  • B:《新民丛报》
  • C:《民报》
  • D:《新青年》

答 案:C

解 析:这是一道知识记忆题,所列四种刊物在近代中国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它们各自发挥的作用,我们应该有所了解。《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它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变法运动的发展。《新民丛报》是立宪派(也就是后来的保皇派)在日本创办的报刊,它早期广泛宣传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民报》创刊后,就立宪改良还是民主革命的问题,与《新民丛报》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也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它广泛宣传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些内容不能混淆。  

2、太平天国发生天京变乱的原因,主要有()。 ①领导者进取心逐渐减退 ②腐朽思想、宗派主义思想日益增长③列强和清政府的破坏 ④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答 案:C

解 析:天京变乱的原因主要应该从太平天国内部去找。太平天国内部矛盾由来已久,定都天京后,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领导者很快封建化,享乐思想、宗派主义等思想日益滋长,内部矛盾更加尖锐,结果酿成了天京变乱,太平天国走向衰亡。天京变乱和清政府没有太大关系;西方列强这时基本采取的是观望政策,企图从这场战争中捞取更多好处。  

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理解列宁所说,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废除实物配给制
  • B:恢复市场经济
  • C: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D:实行工资级别制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新经济政策主要措施在政治意义方面的理解。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关键的一点就是放松对农民的束缚,通过经济上的交流,在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城市与农村之间架起桥梁。正是由于实行了粮食税,农民可以自由处理多余产品,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拥护苏维埃政权,从而巩固工农联盟。A项和D项是稍后实行的政策,并且主要适用于城市居民和工业领域,与农民关系不大;与列宁此话意思不符。B项不是这时在苏俄实行的政策。  

4、如今“崩科”难以大量建造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建筑工艺失传
  • B:建造成本过高
  • C:建材质量下降
  • D:自然灾害减少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崩科”大量消耗木材,对高原地区林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也不满足高烈度区抗震设防要求,因此如今不再大量建造。

5、河流最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 B:湖泊水
  • C:地下水
  • D:高山冰雪融水

答 案:C

主观题

1、按表3.5.1中各项要求对长江、黄河进行比较。  

答 案:

2、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图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A_______气候,B________气候,C______气候。
(2)A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__流域,此自然带的代表动物是_________

(3)在B气候条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_____。与它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是____气候。

(4)C气候类型的形成终年盛行______风,在西欧______流对它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与C气候类型同自然带而名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

答 案:(1)热带雨林;地中海;温带海洋性 (2)亚马孙河;猩猩、河马 (3)常绿、硬叶、叶面有蜡质、根系深;亚热带季风
(4)西;北大西洋暖;温带季风

3、将图2.4.4中A—G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相应横线上。 A______山;B______河;C______(港口);D______工业区;E______油田; F______(自然带);G______(邻国名)。  

答 案:高加索;伏尔加;圣彼得堡;乌拉尔;秋明;亚寒带针叶林带;哈萨克斯坦  

4、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而降于夷王,害和伤尊,下堂而迎者,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臣之心……周之败瑞,其在于此矣。
材料三,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一游,摄之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太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
回答:
(1)上述三段材料,主要评论的是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周之败瑞,其在于此矣”指什么?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分析评述对导致“周之败瑞”的根本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
(3)材料三中,对秦亡原因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答 案:(1)西周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 (2)指分封制造成的诸侯割据、分裂和混乱严重地危害了国家统一。“周之败瑞”的根本问题的看法正确。 (3)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国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秦朝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导致民怨沸腾造成的,与郡县制无关。

5、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简述会议的主要内容。

答 案:(1)1956年,在北京召开。(2)①大会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②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制度,发扬民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④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