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4月18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年04月18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

2025/04/18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史地综合》4月18日专为备考2025年史地综合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  

  • A:中法战争以后
  • B: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 C:戊戌变法之后
  • D:义和团运动之后

答 案:B

解 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的时间跨度大,解题时应注意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洋务运动期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下列各项关于汉武帝政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 B:颁布推恩令
  • C: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 D:派张骞出使西域

答 案:A

解 析:本题考查汉武帝的政绩。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实现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具体如下:(1)政治方面:改革官制,加强皇权;大量选拔人才,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维护封建秩序。(2)经济方面:改革币制,推行全国法定货币;盐铁官营;平抑物价、征收工商业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等。(3)军事方面:出兵匈奴;进军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4)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表现在()

  • A:轻重工业协调快速发展
  • B: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 D:带动了农业的高速发展

答 案:C

解 析:本题考查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包括:苏联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苏联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二位。但是,苏联经济中轻工业发展缓慢,农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4、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其标志是()。 

  • A: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展开“乒乓外交” 
  • B:1971年,基辛格博士秘密访问中国,与周恩来举行会谈 
  • C:中美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答 案:D

解 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正常化这一过程的了解情况。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指的是中美之间结束这种对抗局面,其标志是《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下游地势平坦,支流多,便于航行
  • B:长江中游地区地形复杂,水量和水能资源丰富流
  • C:长江下游地区,排水不畅,沿江发育了星罗棋布的湖泊
  • D:长江干流流经我国的四川盆地

答 案:D

解 析: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观题

1、材料一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本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 
——摘自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三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8年8月14日)  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结合1937年7月至9月的形势,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建立的?(11分) 

答 案:(1)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并派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 (3)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 (4)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对日作战。 (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6)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读图4,完成下列要求。 (1)著名的石油生产国:A__________;D__________;C__________。 (2)著名的蔗糖生产国:D__________;E__________。 
(3)F__________海;G__________运河。 
(4)A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输出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答 案:(1)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 (2)古巴、巴西 (3)加勒比 、 巴拿马 (4)现代化、地区生产专业化、农产品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图上进行国家定位。根据图形轮廓,A是美国,B是墨西哥,C是委内瑞拉,D是古巴,E是巴西。

3、读图(图2.2.3),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_____;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______。

答 案:(1)小麦;水稻;棉花;茶叶;黄麻 (2)地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水旱灾害频繁

4、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图2.2.2),完成下列各题。 (1)日本四大工业区名称:①______工业区,②______工业区,③______工业区,④______工业区。 (2)日本的工业集中在______沿岸和______海沿岸,主要是接近______。
(3)日本经济的特点是______。
(4)日本的工业,目前向______扩展,这是工业布局______的趋向。

答 案:(1)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 (2)太平洋;濑户内;原料供应地和消费市场 (3)资源贫乏、对外依赖性大;生产力分布极不平衡;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现代化水平高。
(4)国土南北两端;分散

5、读美国本土工业及部分城市分布图5,回答问题。(13分)(要求填写的城市名称一律用标号填写) (1)图中城市③发展工业最有利的交通条件是__________;城市①、②、③的工业布局类型为__________。 (2)美国工业布局的趋向是__________,其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 
(3)美国第一大城市是__________;美国的“硅谷”位于__________东南50千米处;以“微软”电脑公司和“波音”飞机制造公司而闻名世界的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号称世界航天城的城市是__________;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城市是__________,其主要污染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 案:(1)五大湖康价的水运、煤铁复合体型  (2)由集、中趋向分散(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扩展)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等趋于饱和,环境污染加剧,且新兴工业布局较为灵活等,工业由老工业区向外扩展 (3)④、⑥、⑤、⑧、⑦、碳氢化合物 、 氮氧化物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是临近五大湖,有廉价的水运条件。美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与本区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密切相关,其工业布局类型属于典型的煤铁复合体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出现由集中趋向分散的变化,由于老工业区出现争水、争地、争能源等问题,且环境污染严重,而新兴工业区具有收益快、环境优美等优势,促使工业趋向分散,美国工业由东北部的老工业基地向南部的“阳光地带”扩展。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