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学历类成考高起点 → 2025年04月22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年04月22日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

2025/04/2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4月22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阅读文中“由于受到视野和视敏度的限制”一段,对鹰眼的特点概括得准确的二项是()。  

  • A:鹰眼能搜索、观测细小的目标。 
  • B:鹰眼比人眼看得更广、更远。
  • C:鹰眼比人眼的视野广阔得多。 
  • D:鹰眼的视野广阔,视敏度高。

答 案:D

2、第三段作者推断“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能说明该推断的一项是()

  • A:当时已有写在竹木上的文字,只是质地容易毁灭,难以保留至今
  • B:彩陶上的花纹虽然简单,但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 C:彩陶上所画的人和物的形状,已初步具有象形文字的特点
  • D:彩陶上的花纹说明当时己用顾料和柔软性的笔,某些刻画已具有文字的性质

答 案:D

解 析: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根据彩陶上精巧的绘画推出,应该有柔软性的笔,并由此推出,“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并指出彩陶的花纹不是字。

3、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

  • A:颂歌
  • B:战歌
  • C:牧歌
  • D:恋歌

答 案:D

解 析:《炉中煤》写于“五四运动”后不久,是以恋歌的形式和反复咏叹的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诗中祖国成了恋人,煤的燃烧又是爱的强烈程度使然。这种特定的眷恋关系,以恋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分外感人,使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思与强烈的报国壮志很好地统一起来。

主观题

1、光武帝寻访严光的原因有哪些?

答 案: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光武帝寻访严光的原因有: (1)严光少有高名。(2)与光武帝同游学,光武帝对他十分了解.

2、文中写一棵古树的用意是什么?  

答 案:一方面反衬“他”行将死亡,另一方面在千年古槲身上寄寓了自己对生、死以及贵族知识分子前途命运的思考。

3、贵族连用两个加重的“我的”,说明了什么?  

答 案:反映了“他”私有观念非常强,时时不忘炫耀。

写作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写了世界上最短的一篇科幻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机器人主动地去给来客开门……”
请你展开合理想象,围绕“机器人的时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字数在800以上。
(2)用故事的形式来表明你的看法。
(3)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机器人的时代”有关,即为符合题意。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以上古人对“大”与“小”关系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答 案:作文略

简答题

1、“云霓”在文中有多重含义,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 案:(1)“云霓”是指天空中的云彩,文章中是指大旱时多次出现带给人们希望最终被人们识破的云彩,也是全文线索。 (2)《云霓》是书及书中一幅画的名字,而本文是给书所写的序言。 (3)虽然云霓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也使人们抛掉了幻想,但云霓就像作者的创作一样,用美好的形态给在苦痛中挣扎的、几近绝望的人们唯一的希望、安慰和勉励。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也希望以反映民间生活来定位自己的创作。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