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中级)每日一练《银行管理》4月26日专为备考2025年银行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判断题
1、现钞和现汇的管理界限虽然取消,但是在日常操作中仍执行两种不同的汇率。 ( )
答 案:对
解 析:现钞和现汇的成本不一样,所以仍执行两种不同的汇率,进行独立核算。
2、根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应建立对管理人员合规绩效的考核制度,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应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答 案:对
解 析:根据《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五条,商业银行应建立对管理人员合规绩效的考核制度,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应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3、基准利率加点法认为任何一笔贷款的利率应包括资金成本、贷款费用、风险补偿和目标收益等四部分。()
答 案:错
解 析:本题为成本加成法的概念。
4、由于银行(受托人)收取了手续费,委托贷款的风险由银行承担,银行需要同自营信贷业务一样做好管理。()
答 案:错
解 析:委托贷款的风险由委托人承担,银行(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不代垫资金。
单选题
1、根据《银团贷款业务指引》,以下关于银团贷款业务收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银团贷款的收费应遵循“谁借款、谁付费”的原则,由借款人支付
- B:银团贷款禁止收取贷款承诺费、资金管理费
- C:银团贷款的代理费可根据代理行的工作量按年支付
- D:银团贷款的安排费一般按银团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一次性支付
答 案:B
解 析:银团贷款收费应当按照“自愿协商、公平合理、质价相符”的原则由银团成员和借款人协商确定,并在银团贷款合同或费用函中载明。银团收费的具体项目可包括安排费、承诺费、代理费等。安排费一般按银团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一次性支付;承诺费一般按未用余额的一定比例每年按银团贷款协议约定方式收取;代理费可根据代理行的工作量按年支付。银团贷款的收费应遵循“谁借款、谁付费”的原则,由借款人支付。
2、商业银行负责制定金融创新发展战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并监督战略与政策的执行情况的是()。
- A:董事会
- B:高级管理层
- C:股东会
- D:监事会
答 案:A
解 析:商业银行董事会负责制定金融创新发展战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并监督战略与政策的执行情况。
3、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支时具有归还意愿,透支后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成立信用卡诈骗罪
- B:《刑法》规定,盗窃银行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与此相应,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就应以侵占罪论处
- C: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在自助柜员机(ATM机)上擅自使用他人信用卡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涉嫌信用卡诈骗罪
- D: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该卡的,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并罚
答 案:C
解 析:关于A项,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四)项规定了“恶意透支”为信用卡诈骗罪的表现形式。但恶意透支与正常透支之后无力偿还应区分,前者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后者不成立犯罪。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解释,不能脱离诈骗罪的基本原理,应强调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如果行为人透支时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具有归还的意思,只是后来是经济状况恶化而客观上不能还的,也不能认定为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认定为是恶意透支。 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故A项说法错误 关于C项,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008年5月7日),内容为: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故C项说法正确 关于B项,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但是,如果“拾得”信用卡再使用的,认定为是侵占罪,显然太轻了,前行为轻,后行为重,不可能认定为是侵占罪。拾得信用卡再使用的,应成立信用卡诈骗罪。故B项说法错误 关于D项,仅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一罪。行为人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该卡,似乎是实施了两个行为,但这两个行为之间具有紧密的牵连关系(手段与目的),刑法明文将该行为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一罪。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成立信用卡诈骗罪。需要说明的是,涉信用卡的犯罪,行为人在使用信用卡之前还可能会实施一些其他的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信用卡、骗取信用卡、抢劫信用卡再使用,但立法、司法解释均将此类行为规定为是一罪。因为,根据信用卡管理办法,信用卡仅限本人使用,而涉信用卡的犯罪大多是使用非本人真实的信用卡,所以,卡的来源的“非法性”是必然存在的,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也是考虑这一点,所以,对这类行为仅认定为一罪。故D项说法错误
4、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公司的发起人不包括()。
- A:在中国境外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
- B: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
- C:在中国境外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
- D:在中国境内外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
答 案:A
解 析: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金融租赁公司的发起人包括在中国境内外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主营业务为制造适合融资租赁交易产品的大型企业,在中国境外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发起人。
多选题
1、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下列关于理财产品代理销售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采用合作机构对代销产品的风险评级
- B:商业银行总行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 C: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建立定期对账机制
- D:与其合作的机构不能超过三家
- E:商业银行总行与合作机构总部签订代销协议
答 案:BCE
解 析:A项,银行应当对拟代销产品开展尽职调查,不得仅以合作机构的产品审批资料作为产品审批依据,并应当根据代销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资产、投资比例和风险状况等因素对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 D项,商业银行代理销售的合作机构数量没有限制。
2、资产负债管理最根本的内涵为()。
- A: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 B: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管理
- C:风险限额下的协调式管理
- D:前瞻性的策略选择管理
- E:利率风险的管理
答 案:CD
解 析:资产负债管理最根本的内涵为首先.它是风险限额下的一种协调式管理,通过对资产负债组合进行全面协调,在风险限额范围内追求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寻求风险与收益这一“联立方程”的最优解其次.它是一种前瞻性的策略选择管理,银行经营方向和策略的选择需要通过科学测算每一种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通过必要的模型将风险量化为成本,从而战略性、前瞻性地引导各条业务线的收缩和扩张。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