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专升本每日一练《大学语文》4月27日专为备考2025年大学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 A:遥岑远目
- B:献愁供恨
- C:玉簪螺髻
- D:求田问舍
答 案:C
解 析:“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和“求田问舍”都出自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意思是说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那远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引起了“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这里“玉簪螺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即把远山比喻为美人的“玉簪螺髻”。“求田问舍”中“舍”指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用来说明没有远大的志向。
2、《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发誓今生不再与母亲姜氏相见的直接原因是()。
- A:姜氏偏爱小儿子共叔段
- B: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封地
- C:姜氏唆使共叔段扩大自己的管辖范围
- D:姜氏与共叔段图谋里应外合用武力夺取君位
答 案:D
解 析:《郑伯克段于鄢》记叙了春秋时期发生在郑国的一次权力之争。文章主要讲述了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因厌恶庄公,偏爱小儿子共叔段,于是帮助共叔段谋取王位;共叔段暗中积蓄力量,阴谋发动叛乱,姜氏与共叔段图谋里应外合,夺取君位;郑庄公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等待时机,最后一举打败共叔段,共叔段逃离郑国;庄公怨其母偏心,发誓今生不再与母亲姜氏相见,将母亲迁于城颍;后来自己感到后悔,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重归于好。因此庄公发誓今生不再与母亲姜氏相见的的直接原因是姜氏与共叔段图谋,里应外合用武力夺取君位。
主观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矣。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5)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答 案:(1)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接受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让位。(2)盲人站立不稳,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那么又何必要用引导盲人走路的人呢?(3)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兕:独角犀牛。柙:关猛兽的笼子。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匣子。)(4)君子最痛恨那种心里想得到嘴上却不说“想要得到它”,却一定为了得到它寻找借口的人。(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辞:托辞,借口。)(5)远方之人还不归服,便再完善文德教化来使他们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居下来。
(6)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内部啊!
2、“傻瓜”的咒骂象征什么?
答 案:“傻瓜”象征市侩主义者对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诬蔑。
填空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答 案:不尽长江滚滚来
2、“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其中“艳羡”的意思是?
答 案:非常羡慕
解 析:出自梁启超的《论毅力》全句为:“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
译文: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顺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
写作题
1、时间就是生命要求:鲁迅先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请据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作文题目“时间就是生命”蕴含要珍惜时间之意。时间可以细分成很多种,例如工作时间,闲暇时间,生活时间等等。写作时,可以就对题目这一论点进行论证,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珍惜时间的作用,也可以谈如何珍爱时间,注意有理有据,条理分明。【经典事例】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十分珍惜时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午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圈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工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他创作出像《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90多部中长篇小说,成为一位多产作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名人名言】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还是有的。——鲁迅
3.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雨果
4.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爱因斯坦
5.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与人祸,是对人类智慧与生存能力的严峻挑战。与其坐以待毙,事后问责,不如未雨绸缪,事先预防。
请以“防患于未然”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答 案:略
解 析:【写作思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是在事故或灾祸在其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求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居安思危,在顺境中发现危机,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本题为命题作文,题目即中心论点,在行文时一定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写作时,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做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经典事例】
1.狡兔三窟。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反例)“曲突徙薪”的故事,亡羊补牢的故事。
4.作为地震多发国的日本,由于有较好的预警措施和防震设施,因地震造成的伤亡相对较少。
【名人名言】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智者用经验防止事故,愚者用事故总结经验。——佚名
5.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谚语
简答题
1、文中“灰色的幔”和“巨人”分别象征什么?
答 案:“灰色的幔”象征束缚人们的枷锁、反动统治和一切反革命力量;“巨人”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文中塑造杰兹杰莫诺夫的形象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手法?
答 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