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考高起点每日一练《语文》5月3日专为备考2025年语文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一个敏感、单纯、热情而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巴金以创作作为自己生活的有机部分,
加上他又总是常常带着感情地描写和讴歌青春,所以首先被广大青年读者所欢迎,成为青年所信赖的朋友。
①坦诚地描写和记录自己的生活经验,
②坦诚地记录和描写自己的生活经验,
③表达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④抒发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追求和理解。
⑤在他那里,生活与艺术、人品与文品,是合二为一的。
⑥在他这里,艺术与生活、文品与人品,是合二为一的。
- A:①④⑤
- B:①③⑤
- C:①③⑥
- D:②③⑥
答 案:B
2、下列几种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和龙山文化的黑陶上的刻画符号都是原始的文字
- B: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已能解释,而龙山黑陶上的刻画的意义尚末阐明
- C: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宇,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
- D: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合乎古代“物勒工名”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
答 案:B
解 析:文中对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的意义都没有阐明。A项从文中最后一段说“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就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可以得出;C项从第四段可以得出;D项从“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男或者其他成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可以得出。
3、文章第九段介绍的内容是()。
- A:鹰眼的功能及其仿生。
- B:鹰眼的构造、功能及其仿生。
- C:鹰眼与人眼在构造、功能上的差异。
- D:电子鹰眼的构造原理和作用。
答 案:A
主观题
1、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大意。
答 案:这个人向来就有固执的痴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清楚地知道触犯了皇上当死,他自己买了一口棺材,跟妻子做了诀别,正承担着罪名,在朝廷等着惩罚呢,连他身边的随从都已经走了,这表明他是绝对不会逃跑的。
2、文学为什么需要“学”?(不超过45字)
答 案: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它的类型风格,这种类型的风格对于个别作家的风格是个基础。
3、冯谖为什么要火烧债券?
答 案:冯谖为了树立、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火烧债券,是为了赢得民心。
写作题
1、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内容只要与该话题相关即可。
(2)注意思路开阔,要有作者的活动(真名用符号代替)。
答 案:请自行作答。
2、 如今,人造“美女”在韩国盛行。割眼皮、增鼻骨、美发等整容活动在中国也开始流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给自己化妆,既是自我的美化,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人反对这种违背本色、以“假我”来欺骗别人的做法。根据所给材料。以“化妆与本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 案:请自行作答
3、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深刻地理解两重责任:一是社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就是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二是个人的责任,为社会做点什么,为他人做点什么,为自己做点什么。人之所以称之为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就是烙上了“社会”的烙印,是社会中的人,这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他人都有责任。
根据所给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600字以上。
答 案:略
简答题
1、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云霓的消长引起了村民的心理变化,请对这一过程进行梳理。
答 案:云霓的出现让人虽在绝境却不绝望。云霓维持着人们的一线希望。云霓升起时,人们欣欣然有喜色而相与欢呼。云霓退走后,人们希望落空,再次陷入恐慌和苦闷中。当人们看穿一切,知道即使有云霓也不会下雨,就不再“上当”,不再执着于虚无的希望,只管低头与干旱做斗争。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