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月14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个体行为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 )。
- A:神经系统发育正常
- B:社会化的环境和谐
- C:道德发展水平较高
- D:有稳定的自我意识
答 案:D
2、反映被试者面对困难挫折时的积极与消极的态度和行为特征的方法是()。
- A:生活事件量表
- B:症状评定量表
- C:社会支持量表
- D:应对方式量表
答 案:D
3、一生中记忆广度的顶峰出现在( )。
- A:童年期
- B:中年期
- C:青年期
- D:少年期
答 案:D
解 析:从婴儿期至老年期毕生的记忆广度研究表明,少年期的短时记忆达到个体一 生的最髙峰。
4、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中,随时可能遇到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刺激称()。
- A:生活刺激
- B:压力源
- C:临床相
- D:中介系统
答 案:B
5、情感反应与内容反应的区别在于( )。
- A:前者针对的是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 B:后者针对的是求助者的内心感受
- C:前者关心的是求助者的认知活动
- D:后者关心的是求助者的谈话过程
答 案:A
解 析:内容反应着重于求助者言谈的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求助者的情绪反应。
6、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作是其本人的()。
- A:接纳社会的程度
- B:精神症状的改变程度
- C:社会适应程度
- D:行为问题的残留程度
答 案:C
解 析: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作是其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评估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和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等。这是评价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
7、“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效度是指()。
- A:确定“心理不健康”的症状效度
- B:确定“心理不健康”真实存在的尺度
- C:确定“心理不健康”的结构效度
- D:心理不健康的研究对象
答 案:B
解 析: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效度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以这一标尺,断定被区分出的各种“心理不健康状态”确实在现实中独立存在着。
8、厌恶疗法的原理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
- B:观察学
- C:经典条件反射
- D:期待强化
答 案:C
解 析: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当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此反复,结果使不适当行为与厌恶建立起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了这种不适当的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终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当行为。因此,其基本原理是经典的条件反射,厌恶疗法的一种改良方法是内隐致敏法一当求助者欲实施或正在实施某种不良行为时,在想像中主动呈现某种可怕后果或令人厌恶的刺激形象,致使两者形成条件反射,达到控制行为的治疗目的。
多选题
1、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认知方式分为()。
- A:冲动型
- B:沉思型
- C:场独立型
- D:场依存型
- E:外倾型
答 案:CD
2、常模团体的选择程序一般包括( )。
- A:确定测验目标
- B:确定一般总体
- C:确定目标总体
- D:确定常模样本
答 案:BCD
解 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测验将要施测的总体的认识,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该总体。在确定常模团体时,先确定一般总体、再确定目标总体、最后确定样本。
3、在摄入性会谈中,转换话题的技巧包括()。
- A:自然随意地倾听
- B:情感反射
- C:要随时打断谈话
- D:引导
答 案:BD
解 析:在摄入性会谈中,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而且可以随机应变.常用的方法有释义、中断、情感反射、引导。
4、暗示按照暗示者的目的可分为()。
- A:暗示
- B:反暗示
- C:有意暗示
- D:无意暗示
答 案:CD
5、下列表述中,属于《中国商业企业诚信公约》内容的是()。
- A:建立健全商品进货检查验证制度
- B:不谋求暴利及一切不正当利益
- C:对售出商品实行商品质量先行负责制
- D:维护企业形象,一般将投诉对象移交消协处理
答 案:ABC
6、MMPl编码类型通常只考虑8个临床量表,其中包括()。
- A:Hs量表
- B:Hy量表
- C:Hy量表
- D:Si量表
答 案:AB
7、成熟的自我意识有()特征。
- A: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发展状况
- B:能意识并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
- C: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乃至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 D:能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困难
答 案:ABC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