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2月5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了解求助者各方面情况的会谈是( )会谈。
- A:摄入性
- B:治疗性
- C:鉴别性
- D:咨询性
答 案:A
解 析:知识点: 心理诊断技能 /会谈法 会谈的种类,可分为搜集资料的“摄入性会谈”,即通过会谈了解病史,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家庭状况,等等;“鉴别性会谈”,即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治疗性会谈法”,即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会谈,这类会谈往往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它除了要注意会谈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的原则;最后一类会谈是咨询性会谈,这类会谈主要涉及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的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此外,还有一类是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是指当求助者遇到强奸、想自杀、突然遭遇精神创伤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用会谈法给予帮助的情况。所以,了解求助者各方面情况的会谈是摄入性会谈。
2、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 A:以人为本
- B:为人民服务
- C:团结协作
- D:集体利益至上
答 案:B
3、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
-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 B:做了符合别人利益的事情就是有道德的
- 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 D:道德因人而异,没有确定不一的标准
答 案:C
解 析:道德是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
4、“随大流”是一种()现象。
- A:服从
- B:从众
- C:参照
- D:模仿
答 案:B
解 析: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凡事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以下属于心理咨询师工作对象的是()。
- A:患精神分裂症的来访者
- B:确诊强迫神经症的来访者
- C:抑郁发作的来访者
- D:适应障碍的来访者
答 案:D
6、人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幻觉称为:
- A:非真实感
- B:功能性幻觉
- C:思维鸣响
- D:心因性幻觉
答 案:B
解 析:功能性幻觉指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7、在MMPI的566题版中,Q量表原始得分不能超过( )。
- A:8分
- B:10分
- C:22 分
- D:30 分
答 案:D
解 析:Q是疑问量表,对问题毫无反应及对“是”和“否”都进行反应的项目总数,或称“无回答”的得分。若在566题版中原始分超过30分,399题版本中超过22分,则提临床量表不可信。
8、同样亮的两张灰色纸分别放在黑色纸和白色纸上,看起来它的亮度不一样了,这种现象叫()。
- A:感觉适应
- B:感觉后像
- C:感觉对比
- D:联觉
答 案:C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4、咨询中,咨询师自我暴露的主要形式包括( )。
- A:咨询师把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
- B:求助者把对咨询师的体验感受告诉咨询师
- C: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 D:求助者公开自己的个人经历及感受
答 案:AC
解 析:自我开放亦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自我开放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咨询师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第二种形式的自我开放是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5、广义的侵犯包括()。
- A:反社会性质的侵犯
- B:亲社会性质的侵犯
- C:被认可的侵犯
- D:自我防卫性的侵犯
答 案:ABC
解 析: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广义的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包括反社会性质的侵犯、亲社会性质的侵犯和被认可的侵犯。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6、动机是()个体行为,特定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 A:引发
- B:推动
- C:维持
- D:调节
答 案:ABCD
解 析: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当人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时,这种需要就变成了人的活动动机。
7、焦虑病人的反应经常表现为()。
- A:肌肉紧张
- B:面色苍白
- C:脉搏加快
- D:血压上升
答 案:ABCD
解 析:焦虑症病人经常伴随着植物性神经的功能障碍。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