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3月4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心理咨询的整合性从根本上是要()。
- A:推动心理咨询理论的整合
- B:推动心理咨询目的的整合
- C: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兼容
- D:促进心理学概念的关联沟通
答 案:A
2、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
- A:时间知觉
- B:运动知觉
- C:距离知觉
- D:空间知觉
答 案:A
3、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阶段是()
- A:评估阶段
- B:诊断阶段
- C:咨询阶段
- D:巩固阶段
答 案:C
解 析: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阶段是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故选C。
4、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的标准分数为( )。
- A:离差智商
- B:T分数
- C:标准分数
- D:Z分数
答 案:B
解 析:T分数是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的。离差智商以100为平均数,一般是以15为标准差。标准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某一分数与平均数之差是标准差的几倍。 Z分数是转换后的标准分数。
5、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收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发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异应该( )。
- A:适中
- B:较大
- C:较小
- D:最大
答 案:A
解 析: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态度 任何态度的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较大。
6、面对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这表明知觉具有( )。
- A:恒常性
- B:整体性
- C:理解性
- D:选择性
答 案:C
解 析: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其他选项: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知觉得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选择性。
7、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不包括( )。
- A:交换原则
- B:平等原则
- C:强化原则
- D:相互原则
答 案:C
解 析: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包括: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平等原则。
8、你刚下班离开公司.,办公室的同事便打来电话,说刚才又检查了你撰写的分析报告,发现在标点符号等几个方面出了一点小差错。这份报告明天下午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时要用,领导很重视,但是几十份材料已经印刷、装订完了。你会()
- A:告诉同事,明天一早解决问题,来得及
- B:回公司解决问题
- C:既然没有很大的问题,请同事帮助修改一下即可
- D:既然影响不大,就没必要浪费,只需对存档文件修改即可
答 案:C
多选题
1、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的内容包括()。
- A:对心理问题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
- B:对可能采取的干预措施的初步设计
- C:对引发问题的深层原因的初步分析
- D:对心理问题的类型形成大致的诊断
答 案:AD
解 析:心理咨询人员对资料整理分析后,必须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以基本确定求助者的心理活动的薄弱环节,这个被称为初步印象。形成初步印象的工作程序包括:①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事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②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③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作出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5、注意狭窄的症状可见于( )。
- A:激情状态
- B:意识障碍
- C:专注状态
- D:智能障碍
答 案:ABCD
解 析:注意狭窄指注意范围显著缩小,其主动注意明显减弱,当患者集中注意于某事物时,一般极易唤起注意的其他事物都很难引起患者的注意。注意狭窄的症状可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
6、少年期的情绪变化特点包括容易( )
- A:伤感
- B:孤独
- C:压抑
- D:烦恼
答 案:BCD
解 析:一般而言,少年期情绪变 化的特点有烦恼增多和孤独感、压抑感 增强。
7、自我意识第二次飞跃的主要表现为
- A: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 B: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 C: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
- D:自我评价开始具有批判性
答 案:ABC
解 析:青春期生理的快速发展以及心理的相对发展迟缓,使个体的思想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导致了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②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③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