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03月17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03月17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03/17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3月17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公道”本质要求的是()。

  • A:见仁见智,不存在普遍认可的公道
  • B:执行领导的决定是从业人员坚持公道的根本依据
  • C:千人一致、万人一律的一视同仁体现了公正的本质要求
  • D:坚持人格上的平等是实践公正职业规范要求的重要原则

答 案:D

解 析:公道的要求表现在四个方面:平等待人、公私分明、坚持原则、追求真理。平等待人在本质上的精神就是认为服务对象和自己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服务对象之间在人格上也是平等的,应该得到一样的对待。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2、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 A:心理技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
  • B:学习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的时候
  • C:心理技能开始形成之前
  • D:心理技能开始形成之时

答 案:C

解 析: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前。
这是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思想方面的问题,跟“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思想密切相关;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3、心理咨询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

  • A:评估阶段
  • B:诊断阶段
  • C:咨询阶段
  • D:巩固阶段

答 案:C

解 析:心理咨询基本阶段包括诊断阶段、咨询阶段(核心阶段)、巩固阶段。诊断阶段包括收集信息,做出诊断。咨询阶段的重点在于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巩固阶段是咨询的总结、持续和提高阶段。

4、公园里,李女士和张女士分别带着自家的狗散步。突然,两只狗厮打起来,李女士的狗体力不支,最终被张女士的狗咬伤。李女士要求张女士赔偿,两人争吵起来。对于张女士的说法,你能够认可的是()

  • A:“你的狗咬不过我的狗,只能怨它没有本事”
  • B:“我的狗咬了你的狗,你可以让你的狗去咬我的狗呀,这样就扯平了”
  • C:“我没让我家的狗咬你家的狗”
  • D:“两只狗打架,你跟我吵架,有什么劲呀”

答 案:D

5、描述声波的物理量不包括( )。

  • A:音调
  • B:频率
  • C:振幅
  • D:波形

答 案:A

解 析: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6、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

  • A:注意的分散
  • B:注意的动摇
  • C:注意的转移
  • D:注意的起伏

答 案:C

7、一个年轻人既想参军,又想上大学,这时候他面临( )。

  • A:双趋式冲突
  • B:双避式冲突
  • C:趋避式冲突
  • D:双重趋避式冲突

答 案:A

解 析: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但不能同时获得时所遇到的冲突叫双趋式冲突。 本题中,年轻人两样都想做,但现实中只能做一样,属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 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人们只好选择其一,这种冲突叫双避式冲 突。想获得一个目标,它对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时所遇到的矛盾就是趋避式冲突。如果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是双重或多重趋避式冲突。

8、道德评价是我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所进行的()。

  • A:“荣”与“辱”的判断
  • B:“真”与“假”的判断
  • C:“有”与“无”的判断
  • D:“美”与“丑”的判断

答 案:A

解 析: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生活中,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善恶、是非、荣辱、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假等评价。

多选题

1、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2、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3、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4、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包括(  )。

  • A:44岁女性
  • B:人格明显障碍
  • C:失业无收入
  • D:父亲身患癌症

答 案:AD

解 析: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生理原因为女性,44岁;社会原因考虑求助者的父亲身患癌症。求助者知识担心自己失业,但其并未失业。

5、咨询师说“那你仔细思考一下,在目前情况下,事业和婚姻哪一个对你来说更重要?”表明咨询师()。

  • A:启发引导求助者
  • B:运用了指导技术
  • C:解释求助者问题
  • D:运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答 案:AD

6、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中,ABC包括()

  • A:诱发事件
  • B: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 C:个体对不合理信念的驳斥
  • D:个体在这一事件发生后出现的情绪反应

答 案:ABD

解 析: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即“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7、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是( )。

  • A:导向功能
  • B:谴责功能
  • C:整合功能
  • D:激励功能

答 案:ACD

解 析: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能;激励功能。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