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4月9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 A:艾森克
- B:卡特尔
- C:奥尔波特
- D:罗杰斯
答 案:B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自尊属于()。
- A:归属需要
- B:安全需要
- C:低级需要
- D:高级需要
答 案:D
3、按照EPQ中国常模标准,属于典型神经质的N量表划界分的范围为T分()。
- A:>61.5
- B:56.7~61.5
- C:38.5~43.3
- D:≤38.5
答 案:A
解 析:EPQ各量表的T分在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各量表的T分在38.5~43.3分或56.7~61.5分之间为倾向型,而T分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为典型型。N量表T分在61.5分以上是典型神经质。
4、两次实施测验( )。
- A:间隔时间越长越好
- B:间隔时间没有特殊要求
- C:应连续进行
- D:间隔以2~4周为宜,最好不超过6个月
答 案:D
解 析:D
5、属于认知障碍的阿尔采末氏病或血管性痴呆等都具有的损害发生在()。
- A:知觉
- B:思维
- C:记忆
- D:以上都包括
答 案:D
6、当事人和观察者对当事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往往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 A:利益
- B:社会视角
- C:态度
- D:控制点
答 案:B
解 析:影响归因的因素有多方面:1)社会视角,即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所不同,即当事人和观察者对当事人行为原因的解释有明显的不同;2)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时,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即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立的方向倾斜,比如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从而减少他人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相反,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如努力程度、能力等)。对他人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这种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叫动机性归困偏差。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有所差异;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有情境性,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情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7、“谈梅生津”的信号性活动是()
- A:第一信号
- B:第二信号
- C:高级神经
- D:无条件性反射
答 案:B
8、按照学习理论,不良行为既然是经环境作用与强化作用而生,便可经环境改善与作用而()。
- A:反强化
- B:认知
- C:消退
- D:意志
答 案:C
多选题
1、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健康者的特征包括()。
- A:乐于接受一切经验
- B: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
- C:时刻保持生活充实
- D:时刻保持积极乐瓣
答 案:ABC
解 析:罗杰斯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基本的动机,人是积极主动、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这样的人也就是心理健康者。他们有以下5个特征:①乐于接受一切经验;②时刻保持生活充实;③信任自己机体的感受;④有较强的自由感;⑤有高度的创造性。
2、有员工这样说“板着面孔训人,我们不怕;不联系实际讲大道理,我们不昕;说一套做一套,我们不服;自己做好了的事再要求我们做,我们不得不服。”这段话表明()。
- A:民主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集中力量,又会丧失权威
- B:国企体制必然导致员工“牛气”,进而造成组织纪律涣散
- C:领导身先士卒、做出表率是一种带动力量
- D:坚持原则、以德服人是公道的具体表现
答 案:CD
3、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认知方式分为()。
- A:冲动型
- B:沉思型
- C:场独立型
- D:场依存型
- E:外倾型
答 案:CD
4、黏液质的特点包括()。
- A:反应速度慢
- B:内向
- C:注意力容易集中
- D:多疑多虑
答 案:ABC
5、思维最主要的特征包括()。
- A:间接性
- B:可操作性
- C:概括性
- D:抽象性
答 案:AC
解 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6、神经性厌食症主要表现为()。
- A:有意节食
- B:体重明显下降
- C:女性多见
- D:发作性多食
答 案:ABC
7、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是由于他人在场容易导致个体()。
- A:去个性化
- B:责任意识增加
- C:责任分散
- D:被评价焦虑升髙
答 案:AC
精彩评论